嚴管地方債符合中國國情

APD NEWS

text

在現行的行政制度下,中國不能套用西方的地方發債機制。新華社發。

上月末提交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7次會議審議的預算法修正案草案二審稿,刪除了一審稿中擬對地方政府債務實行“限額管理的規定,重申“除法律和國務院另有規定外,地方政府不得發行地方政府債券。

對此,澳大利亞著名華人經濟學家郭生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地方自行發債的口子一開,會增加爆發債務危機的風險,長期看來可能威脅中國金融安全大局。此次人大為地方債設限,體現了對國情的尊重。他認為,中國急需在債券市場等領域實施一系列改革和調整,以便有效化解風險,理順中央和地方債券發行、流通等環節,並借此解決長期困擾中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發展的若干根本問題。

地方債“雙重悖論

郭生祥指出,目前允許地方自主發債或自行發債其實是“雙重悖論,與中國的行政制度和金融環境格格不入。他說,中西方債務發行的制度環境根本不同,決定了中國必須走有本國特色的債務發行和管理之路。

他解釋說,一般來說,主權債務大規模發行的前提條件應當是,一個基本完整而高效的債券市場,所有債券,包括部分地方債都可以在市場上自由流通,因為只有流通起來價格才被發現,而且在債券和金融資產之間可以抵押,從而使金融資產和債券資產也自由流動起來。這對於建立高效、統一、安全的財稅金融體系具有十分關鍵的基礎作用。

“問題在於,當前中國尚未形成一個以國債為基礎的在財稅、貨幣、金融、實體經濟之間流通的有效機制,他說,“特別是,中國沒有一個完整的債券市場,中央債券流通機制、效率都不高,地方債根本就難以流通,銀行抵押資產大部分為土地和與之相近的資產,國債與之聯繫很少,相互抵押不流暢。

對比中西方差異,郭生祥以美國為例指出,美聯儲FED基金利息與美國十年期國債利息率長期存在著一個穩定地對應關係,因為美國國債構成了美國銀行系統超過40%以上的抵押資產。

“而中國則遠沒有形成這個國債與貨幣基金之間的對應關係,國債和金融還是脫離的,在這種情況下,中央債市場都還是不完善的,他說,“允許地方自行發債,不僅債在流通性不足情況下存在風險,債務管理風險也令人擔憂。

另一方面,郭生祥指出,一般來說,只要允許地方完全獨立發債,相應地就應允許地方政府破產,如果沒有破產機制,則地方政府理論上可以為所欲為地發債。上述理論在西方行得通,在中國卻行不通。原因在於,西方國家多實行聯邦制,甚或獨聯體制,地方政府破產不影響聯邦政府。而在現行中國行政制度下,任何地方政府破產理論上都是中央政府的責任。

郭生祥說,對中國而言,地方債發行原則的變更,表面上是修改預算法,實則是涉及國家根本體制。此外,中央允許地方自行發債,一旦地方管理不嚴、各地攀比、官員前後任攀比,最後會完全失控,很可能爆發惡性地方債務危機。

有控制的靈活性

回顧中國債務發行制度演進歷程,郭生祥說,其實2009年採取的中央政府代地方政府發債,這個機制是完全正確的,合乎國情的,應當堅定不移貫徹下去。

“代地方政府發債的這個‘代’字在平時,可以僅是技術性的把關,在危機時候卻使中央掌控主動權,郭生祥說,“在專案、發行規模、成本、時機、市場上完全可地方自己作主,但是中央在技術上有審核權,在發行上有名義權,在償還上有扣押扣繳權,關鍵的時刻還有調劑權,使得中央政府掌握了地方債最後的頭寸,掌握了最後的刹車。

郭生祥承認,中國作為一個轉型中的國家,不同地區客觀條件不同,地方如果想要得到充分發展,就必須擁有一定的財政自主權。如果強行用統一的財政政策來應對,或以轉移支付手段促發展,會導致各地發展經濟積極性不高,易形成吃大鍋飯局面。

“適當增加地方發債的主體性、靈活性、便利性、規模性,是適應全局經濟客觀發展實際與需要的,他說,“但是這有兩個前提,一是堅持不允許地方有赤字;二是把城投之類地方融資平臺的債務與地方政府完全剝離,從而有效控制風險。

郭生祥特別指出,目前不少地方政府通過融資平臺已獲得了大量銀行信貸,且規模大、效率低、風險高,處理不好甚至會影響中國經濟全局,因此必須促進地方融資平臺的債務與地方政府完全剝離。

債券市場改革之策

郭生祥認為,長遠開來,如果能夠果斷實施更加深遠的債券市場改革,則不僅可以為地方債找到出路,還能一舉解決長期困擾中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發展的若干根本問題。

郭生祥建議,首先,應適時結束用人民幣回收新增外匯儲備的傳統做法,在保持統一結售匯制度前提下,由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用以購買央行的外匯儲備。

其次,在實行國債購買外儲的同時,要迅速放開國債抵押制度,建立國債多品種市場,使國債成為金融資產中最基礎的資產,從而改變用土地作為金融基礎資產的現狀。要逐步建立多層級、內外結合的統一國債市場,以便充分實現國債市場流動性、完整性、國際性。

第三,迅速清理地方債。那些本該屬於地方財政的、或者屬於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的,應迅速分理清楚,列入預算內解決。而那些屬於城投之類的債務,則應當採取市場化運作模式。

就地方融資平問題,他說,應按政企分離原則,促使政府與地方融資平臺脫鉤。“兩者脫鉤時,政府作為出資人應補足資本金,地方融資平臺再融資時,應重新接受審核,要麼信貸,要麼發債,完全是市場行為,這樣就能基本推動地方融資平臺走上市場化軌道,減少地方債壓力他說,“中國相當長段時間內還會處在城市化工業化進程中,相信企業化、市場化的這部分債務會有市場、有回報。

郭生祥最後強調:“如果我們採用統一的國債替換人民幣收購外儲的方法,建立起全國統一的國債流通市場,且國債資產和銀行信貸資產可以相互抵押流通,不單國債流通起來,而且不少的地方債也可以流通起來,從而實現金融資產與國債資產互換,那麼就可能從根本上改善中國在匯率市場、利率市場、貨幣市場、金融市場、資本市場的處境。

澳大利亞經濟學家郭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