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二十四節氣”將申報人類非遺名錄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訊】“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是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形成于春秋戰國時期。

28日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政府間委員會第11屆常會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召開,評審新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在本屆常會上,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也將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此次會議從11月28日持續到12月2日,將對5個申報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項目以及37個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的項目進行評審。

2006年5月20日,“二十四節氣”作爲民俗項目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14年4月中國文化部正式啓動將“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的申報工作。

始於春秋戰國 秦漢時完全確立

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

由于中國農曆是一種“陰陽曆”,既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運行制定,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但中國又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需要嚴格了解太陽運行情況,農事完全根據太陽進行,所以在曆法中又加入了單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的“二十四節氣”,用作確定閏月的標准。

早在東周春秋戰國時代,我國人民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隨後人們根據月初、月中的日月運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象,利用之間的關系,把一年平分爲二十四等份,並且給每等份取了個專有名稱,這就是二十四節氣。

到戰國後期成書的《呂氏春秋》“十二月紀”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名稱。這八個節氣,是二十四個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標示出季節的轉換,清楚地劃分出一年的四季。

至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

二十四節氣都是什麼意思?

  •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 雨水:冬去春來,氣溫開始回升,雨量漸增。

  •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陽光直照赤道,晝夜幾乎等長。

  • 清明:氣溫回升,天氣逐漸轉暖,草木繁茂。

  •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時,利于谷類作物生長。

  • 立夏:夏季的開始。

  •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 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 大暑: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 立秋:秋季的開始。

  •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 秋分:日光直射點又回到赤道,晝夜平分。

  • 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

  •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 立冬:冬季的開始。

  • 小雪:開始下雪。

  •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二十四節氣是怎麼得名的?

由于曆史上我國的主要政治、經濟、文化、農業活動中心多集中在黃河流域中原地區,二十四節氣也就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爲依據建立起來的。

從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可以看出,節氣的劃分充分考慮了季節、氣候、物候等自然現象的變化。

  •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來反映季節的,合稱“四立”,分別表示四季的開始,將一年劃分爲春、夏、秋、冬四個季節。

  •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從天文角度來劃分的,反映了太陽高度變化的轉折點。由于中國地域遼闊,具有非常明顯的季風性和大陸性氣候,各地天氣氣候差異巨大,因此不同地區的四季變化也有很大差異。

  • 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等五個節氣反映氣溫的變化,用來表示一年中不同時期寒熱程度

  • 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個節氣反映了降水現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時間和強度

  • 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氣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結、凝華現象,但實質上反映出了氣溫逐漸下降的過程和程度:氣溫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現凝露現象;氣溫繼續下降,不僅凝露增多,而且越來越涼;當溫度降至攝氏零度以下,水汽凝華爲霜。

  • 小滿、芒種則反映有關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況

  • 驚蟄、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現象,尤其是驚蟄,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蟄蟲的複蘇,來預示春天的回歸。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