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牛建海,生于1968年。作品《去黄河滩种地的人们》参加2008年平遥国际摄影节。 *“2008年秋收,天色已暗,村民李石头的农用三轮车上拉了一车刚收完的花生,上船过河。当他加油下船时,由于船的倾斜,三轮车掉入黄河,他随即跳到船上。但看着下沉的车和花生,他又舍不得,车和人随着河水在下沉的过程中往下流,无奈的他只有弃车往岸边游,深秋的黄河水冷的刺骨,游了一段距离的李石头最终也消失在黄河中……类似的事故每年都会发生,黄河在养育着他们,也在吞噬着他们的生命。”
- 牛建海始终记得当年拍摄《去黄河滩种地的人们》时,发生在黄河岸边的这一幕。生活,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远不止是收获,在险恶的环境里,用生命换取生存,痛苦、灾难也时刻伴随。所以一拍就是7年,在他的照片中,有日常的劳作、简朴庄重的宗教仪式,也有闲时的地戏演出……牛建海放不下,在广袤的母亲河流域忠实地记录。
10多年过去,疫情下的“非常”生活成为一种新的常态,回头再看这组作品,那些干裂、粗糙又顽强的生命力,“活着”,是这片土地上亘古恒久的主题。
2005年,河南兰考。
2005年,河南兰考。
2006年,河南兰考。
2003年,河南中牟。
2006年秋,河南兰考。
2009年秋,河南兰考。
(左)2004年,河南兰考(右)2005年,河南兰考
2003年,河南兰考。
Q,目前在进行什么项目创作,可以依赖摄影生活么?
A:现在会偶尔去寺院拍一些。我并没有达到可以用摄影生活的程度。2008年至今,陆陆续续在拍一些寺院有关佛教题材的片子。因为对佛教抱有未知的情感,所以寻至少林寺等寺院。现在是积累了一些,但还是觉得想要表达的在照片上呈现的不太到位。
Q ,是什么机缘开始了黄河滩上的拍摄?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A:2003年的夏天坐车途经兰考坝头村时,刚好看到黄河上农民们用船运送刚收的麦子的场景。黄河的壮观和农民浩荡的队伍,这种画面让我有一种下意识想要用镜头记录下来的冲动。
当时并没有仔细想过为什么会有那种下意识的冲动,拍摄过程中也没有抱着想要拿这些照片做什么的心思。但是过了这么久再重新看这些照片,内心感触颇深。大概是想要表达“活着的人生”这样的主题吧,这种感触最打动我。
2008年,河南兰考。
2008年,河南兰考。
2004年,河南兰考。
2005年,河南兰考。
2006年,河南兰考。
(左)2003年,河南兰考(右)2005年,河南兰考
2007年,河南原阳。
2004年,河南兰考。
Q,这段拍摄所获得的荣誉对你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A:是获得了一些不足挂齿的荣誉,但是其实并没有什么影响。用了7、8年拍摄了这一组照片,又过去了近20年,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
Q,劳作、休闲,现在他们的生活方式有改变么?或者说中原上的劳动者们这些年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A:我最后一次去的时候已经是2009年了。变化一定是有的。
Q,你希望传达或者说记录的是什么?现在来看,有什么新的想法或者说遗憾么?
A:我想传达的东西在当时是十分厚重的,但随着年岁的增长,这种情愫变得越来越简单。30岁拍摄的照片终于在50岁可以很明确的说出来了:活着。
Q,哪些摄影师对于您的摄影有较大的影响,为什么?
A:纪实摄影并不是简单地记录。一个场景不同的角度、远近、焦距,细微之处的差别会导致不一样味道。对于初出茅庐的我来说,对这方面的把握于德水老师帮助了我许多。
2009年,河南兰考。
2006年,河南兰考。
2009年,河南兰考。
(上左)2005年,河南兰考(上右)2008年,河南兰考
(下左)2004年,河南兰考(下右)2004年,河南兰考
2008年,河南兰考。
2007年,河南兰考。
2006年,河南兰考。
(上左)2005年,河南兰考(上右)2007年,河南兰考
(下左)2007年,河南兰考(下右)2009年,河南兰考
2007年,河南兰考。
2007年,河南兰考。
2003年,河南兰考。
2007年,河南兰考。
2009年,河南兰考。
2008年,河南原阳。
Q,对于今天的摄影,您怎么看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纪实摄影? 它有没有影响或者未来您会调整自己的拍摄方式吗?
A:纪实摄影的土壤是现实,人人都能做到有力量的记录和表达。而我依旧会通过自己的眼睛延续下去。
Q,对年轻一些的摄影师有什么样的建议么?
现在如何看待摄影和摄影的价值?
A:我就不倚老卖老了(笑)。短视频和摄影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具有不同的韵味。对故事表达的完整性而言,短视频可能更具优势吧;对我来说,能产生共情的艺术,都是值得回味的。
2004年,河南兰考。
2007年,河南兰考。
2007年,河南兰考。
2007年,河南兰考。
2005年,河南兰考。
2009年,河南兰考,紧邻坝头村的黄河架起一浮桥,从此村民们不再用坐船过河种地了。(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