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一星| 香港消防員──烈火中守護家園

亞太日報

text

6月23日,消防員在火災現場。新華社發 伍永健攝

【亞太日報記者 林月、李夢歌】6月25日晚11时15分,一场在香港熊熊燃烧了近五日的大火終被熄滅。 而隨著這場曠日火災的平息,年輕香港消防隊員張耀升、許志傑的生命消逝在了他們堅守的崗位上。

此次大火於6月21日起於香港九龍牛頭角淘大工業村內一座迷你倉內,焚燒歷時108小時,成為香港近五十年來的最長火警。此次工業大廈起火情況複雜,初時不見煙,不見火,而近200個鐵皮隔出的迷你倉密室內卻暗藏殺機。

6月21日,消防員在火災現場滅火。新華社記者呂小煒攝

6月23日,一名消防員被送往醫院。新華社發 伍永健攝

21日晚7時火情加劇,當時正在現場救火的30歲高級消防隊長張耀升與外界失聯,於8時被救出火場,送醫後不治。23日晚,火場再次發生突變,大批消防員緊急疏散,撤出火場,而其中37歲的消防隊目許志傑陷入昏迷,後不治身亡。為悼念殉職消防隊員,香港消防及救護學院將飄揚在門前的香港消防旗降半旗,幷與觀塘消防局一同設置弔唁冊,供公眾悼念。

作為主要展示消防處歷史及運作與員工培訓場地之一,香港消防及救護學院培養著一批批專業而勇敢的消防隊員,用艱苦和犧牲守護著這座國際都市的安全。

6月23日,香港消防處處長黎文軒在新聞發佈會上情緒激動。新華社記者呂小煒攝

守在生命線上的紀律部隊

香港消防處的歷史源於1868年5月9日刊登於香港政府憲報上的文告:“依照法律,總督有權從警隊及其他志願人士中挑選合適者組成一支隊伍,負責本港的滅火工作……根據本條例成立的消防隊命名為香港消防隊,由香港消防隊監督統領。”

香港消防隊資料圖

包括54名外籍消防員,當時消防隊共有隊員62名,另有大約100名華籍義勇消防員輔助。上世紀二十年代,香港消防隊逐漸擴充為一支近200名正規人員的部隊, 而志願人員或後備消防隊在滅火工作上,仍擔當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日佔期間,香港消防隊在人力和設備方面均受到損失,發展一度停頓。值得一提的是,有兩部美國製造的消防車被運往東京,作為日本皇宮的消防裝備,二戰結束後才得以歸還。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後,隨著香港人口增加,消防需求不堪重負,消防員每週工作超過80小時。1960年,消防隊得以徹底改組,幷改稱為香港消防事務處(1983年改稱香港消防處),人手和消防車得到大量增加,縮減了負責行動的消防員工時。

消防事務處在1996年開展本地化步伐,在最後一名外籍人員於1992年7月1日退休後,消防處所有職位全由華人擔任。

6月22日,消防員分批次進入火災核心區。新華社發 王申攝

時至今日,除警務處以外,香港消防處已成為保安局轄下編制第二大紀律部隊,有近萬名消防人員,其中包括超過九千名軍裝人員。秉持“為香港市民服務,務使香港成為安居樂業的地方”的樸素理想,香港消防處承擔著“保障生命財產免受火災或其他災害侵害;提供有關防火措施及火警危險意見;教育市民提高公眾消防安全意識及為傷病著提供急救護理及運送醫院服務”的重要使命。

隨時準備為市民服務,香港消防處承諾快捷、有效地執行使命,提出了6分鐘內抵達樓宇密集地區,9至23分鐘內抵達樓宇分散偏遠地區處理火警召喚,幷在接到緊急救護召喚後12分鐘內抵達現場接到地址的工作目標。 根據消防處數據,2015年度,在召達時間內獲到場處理的火警召喚占總數的94.1%,紧急救护召唤占总数的95%。

6月22日,消防員在火災核心區作業。新華社發 王申攝

作為公務員,訓練有素的香港消防人員在享受相對優厚的薪資及福利保障同時,用敬業精神,無畏品質和專業知識處置災情,泰然應對烈火,即使面臨可能的犧牲也不言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