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2019中华遗嘱库白皮书》发布并首次采用网络直播方式对遗嘱大数据进行解读。 中华遗嘱库供图
中新网北京3月28日电 (记者 杜燕)今天发布的《2019中华遗嘱库白皮书》(简称“白皮书”)显示,老年人立遗嘱更趋理性,优先保障配偶晚年生活;中青年立遗嘱者越来越多,遗嘱登记财产种类更为丰富,且分布更为均衡。
3月28日,《2019中华遗嘱库白皮书》发布并首次采用网络直播方式对遗嘱大数据进行解读。 中华遗嘱库供图
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今天首次采用网络直播方式发布白皮书并对遗嘱大数据进行解读。据悉,七年来,中华遗嘱库已在北京、天津、广东、江苏、广西、上海、重庆、杭州、新疆等9个地区建立了遗嘱登记中心。截至2019年底,已向社会提供遗嘱咨询19.5万人次,登记保管16.5万份遗嘱,目前已生效遗嘱共计781份。
老年人立遗嘱更趋理性,优先保障配偶晚年生活
白皮书显示,2013年至2019年,遗嘱中所涉及的继承人多为配偶或子女。其中,“子女直接继承”的比例逐年下降,而“配偶先继承,子女后继承”的比例逐年在上升,说明民众开始普遍意识到要优先考虑保障配偶的晚年幸福生活。
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表示,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一方面希望房产由子女继承,但又担心老伴居住受到影响,在老伴在世的情况下不希望子女直接获得房产。如果将房产指定由老伴继承,则又担心老伴再婚后,将房产转赠给外人,希望对老伴做出限制。
中青年立遗嘱增多,财产种类丰富
白皮书首次公布60周岁以下人群订立遗嘱的相关数据。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共协助2333位60岁以下中青年人订立登记遗嘱,其中男女比例约为4:6;从区域分布上来看,主要分布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白皮书显示,中青年立遗嘱人总体数量和增速较为平稳,其中40周岁至49周岁年龄段立遗嘱人数量增长迅速,占比从2017年的27.96%上升到2019年的34.38%,平均占比为33.99%,成为中青年立遗嘱人群的“主力军”;其次为50周岁至59周岁年龄段人群,2017年至2019平均占比29.1%。
白皮书显示,相比于60周岁以上人群,中青年立遗嘱人群的遗嘱登记财产种类更为丰富。其中,公司股权、保险单的比例远高于60周岁以上人群。其他财产种类主要包括虚拟财产、合同权益、债权、收藏品、个人物品、保管箱等。
中青年为何立遗嘱?白皮书指出,中青年人因为家庭结构、婚姻状况因年龄变化差异较大,立遗嘱的原因也呈现出较明显的不同。从“防范自身婚姻风险”到“防范子女婚姻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两项的比例始终是多数立遗嘱人考虑的核心问题。
“90后”人群遗嘱丰富财产类型
针对2019年一度引起热议的“90后”立遗嘱现象,白皮书也进行了详细分析。
白皮书显示,2017年立遗嘱的“90后”人数为61人,2019年为169人,三年间翻了近2.5倍。
“90后”人群立遗嘱备受关注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他们给遗嘱增加了更加丰富的财产种类,尤其是“虚拟财产”的纳入和安排成为一个突出的特征: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是常见的财产类型。
文盲、视听障碍立遗嘱难题或得到解决
白皮书还显示,在无法订立遗嘱的原因中,23.41%因为文盲,66.64%因为身体健康问题,导致书写能力的原因而无法订立遗嘱。
中华遗嘱库管理服务部主任汤婷婷表示,因按照现行法律,识字能力差或者文盲订立的遗嘱会有极大法律风险。中华遗嘱库已开发出一套适合识字能力差或文盲群体的遗嘱登记流程,目前已开始受理这类遗嘱申请,解决文盲遗嘱的难题。
“幸福留言”内容多为叮咛与嘱托
中华遗嘱库目前已收到幸福留言卡10001张。其中,与子女、孙辈有关的高达92.91%,与配偶有关的占6.21%,与挚友、同学、同事等其他人有关的占0.88%。
谈及与配偶有关的幸福留言占比低的原因,陈凯认为,配偶在场的情况下,很多人对配偶的心里话可能不方便当场写出来。中华遗嘱库从2019年起在有条件的地区增加私密留言服务。与2018年的数据相比,当前对配偶的留言比例有上升的迹象。
根据内容显示,79.02%的留言内容是对后人寄予期望与祝福,例如希望家人生活幸福美满、和睦相处等,而对身后安排的仅有1.84%。
据介绍,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多人萌生了为至亲好友留下嘱托与寄语的念头。中华遗嘱库在微信公众号上开通“微信遗嘱”服务功能,开通一个月以来,已有近千位网友订立,其中既有八旬老人也有刚刚18岁的年轻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