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洋
1月27日-28日,日本外相河野太郎访问中国,并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举行会谈。双方确认了着实推进首脑往来的重要性,就尽早在日本举行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达成一致。此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还接见了河野太郎,并表示当前中日关系改善势头来之不易,需要双方加倍珍惜、相向而行。除了外长、总理外,河野太郎还与国务委员杨洁篪举行了会谈。
日本外相河野太郎于27日周六抵达北京,28日周日与中国政府高层举行会谈。尽管这两天均是周末休息日,但中方依然给予了河野高规格的接待,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对于改善中日关系的重视。与此同时,从1月22日起日本通常国会召开,内阁成员需要配合国会日程,调整外访时间,比如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早前就曾以国会日程为由,表示将不出席平昌冬奥会开幕(现已确定出席),所以中国政府选择在周末接待河野外相,也体现出了对他的特殊照顾。
自2012年底第二次安倍政权成立至今,日本外相先后两次正式访问中国。第一次是2016年4月底时任外相岸田文雄访华,第二次则是本次的河野太郎访华。这两位外相访华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获得了中国外长、国务委员、总理的接待,且时间均为两天。不同之处则在于访华的顺利程度,岸田文雄用了将近4年的时间才实现正式访问中国,而2017年8月上任的河野太郎则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对中国的正式访问。当然,河野如此迅速地实现中国访问,这其中可能包含了其父亲作为“亲华派”政治家河野洋平余荫的影响,也可能是基于河野与王毅的私交等因素。
然而,在笔者看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中日关系改善的大背景使然,毕竟2016年的中日关系远不如现在这般理想。
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过去一年里安倍政权积极展开对华外交,频繁示好。2017年5月,安倍晋三派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作为特别代表出席“一带一路”高峰国际合作论坛,并亲笔致信习近平主席;6月,安倍首相在东京的一场国际会议上演讲中表示,“若条件成熟将(与一带一路)进行合作”;7月,在G20汉堡峰会期间,习近平应约会见安倍晋三;9月,以日本前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为首的日本代表团,前往北京参加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纪念仪式,并获得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的接见,安倍首相还在9月底罕见地携内阁成员出席中国驻日大使馆国庆招待会,并发表演讲。
11月上旬,安倍晋三借助在APEC岘港峰会再次与习近平举行会谈,此后又在菲律宾马尼拉与李克强总理举行会谈,而日本经济界代表团也于11月下旬访问中国,并向李克强表达了期待与中国加强在“一带一路”上经济合作的诉求;12月初,联合执政党公明党代表山口那津男前往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并向习近平转交安倍晋三亲笔信,12月底自民党与公明党高层前往厦门出席“中日执政党交流机制会议”。
可以说安倍政权几乎每个月都会与中国进行积极互动。稍早前,安倍首相还罕见地在国会施政演讲中表达了期待改善中日关系、与中国在亚洲基建领域进行合作的愿景。因此,此次河野太郎的快速访华与安倍政权在过去一年里的积极努力是分不开的。当然,安倍政权如果能将这份真情继续保持下去的话,相信中日之间最后的那块“冰”也将会完全融化。
由于在过去的几年里,中日关系始终因日方的举动而处于低迷状态,所以安倍政权突然积极推动中日关系的改善,相信除了是为了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40周年外,也包含了其个人的算计考量:
一方面,通过推动中日关系的改善发展,不仅能够尽早落实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东京的召开,而且也能够实现李克强总理的访日,以及安倍自身的访华,进而推动习近平主席访问日本。
另一方面,因《日韩慰安妇协议》问题使得日本当前与韩国的关系较为尴尬,俄罗斯在日俄争议领土问题上的寸步不让使得两国关系很难有深入发展,而且安倍首相反复炒作“朝鲜威胁”,也就使得日朝关系不可能成为安倍外交亮点。因此,在周边外交不顺利的背景,改善中日关系也就成了安倍政权的“救命稻草”。要知道自民党将在9月举行党总裁选举,安倍首相想要获得压倒性的优势,也必须有足够的政绩才可以,而中日关系的改善无疑将成为安倍晋三最重要的筹码。
当然,除了以上两方面原因外,日本经济界对安倍政权的压力也不能忽视。与政客常常以意识形态来区分敌友不同,经济人往往更加理性冷静。鉴于“一带一路”沿线庞大的基建需求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日本经济界必然要寻求从中分得一杯羹,毕竟日本国内市场有限。
从去年5月派遣特别代表出席“一带一路”高峰国际论坛,到今年1月在国会施政演说中高调谈及改善中日关系,可以说安倍政府确实付出了诸多努力,展现了不少的诚意。然而,作为硬币的另一面,安倍政权的一系列行为也不得不令人质疑其诚意到底几何。比如,自2017年11月特朗普总统在亚洲历访期间提出“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战略后,安倍政权便成了该战略的最积极推动者,并且也是日美印澳四国同盟的最积极推动者;12月,自民党籍国会议员铃木馨祐在台湾出席活动时称,安倍晋三胞弟岸信夫正牵头自民党内部“亲台派”研究推动日本版《台湾关系法》实现的可能。
今年1月4日-6日,河野太郎先后访问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与马尔代夫,谋求平衡中国“一带一路”的外交影响,特别是斯里兰卡访问期间,考虑到斯里兰卡把重要港口租借给中国,河野暗示该国不要过度倾向于中国,并表示“港口有必要保持透明度、开放性和经济性”;1月18日,在印度新德里举办的瑞辛纳对话上,日本自卫队统合幕僚长河野克俊暗示中国“一带一路”背后隐藏军事动机,并叫嚣美日印澳四国必须合作,孤立中国,迫使中国改变;1月25日,由日本政府设立的“领土和主权展示馆”在东京都开馆,该馆主要展示钓鱼岛和竹岛(日韩争议领土,韩国称独岛)是“日本固有领土”等内容,旨在促进日本国内外的理解与认同等。
从过去一年里的种种对华示好以及近期的一系列行为其实可以看出,安倍政权一方面确实在积极推动中日关系的改善,但一方面也仍然没有忘记进行各种小动作。在笔者看来,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不仅说明了安倍政权对于改善中日关系这一课题依然有所保留,并不是百分百的真诚,而且也说明了安倍政权从去年至今的种种对华示好,可能更多的是出于短期投机行为,而并非是着眼于中日两国未来的长远发展。因此,河野太郎外相的年初访华只能说为2018年的中日关系开了一个好头,但接下来的中日关系如何发展依然取决于安倍政权自身。
(来源: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