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再度反弹的北京疫情备受关注。
6月22日,在2020财新夏季峰会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指出,近日的北京疫情只是局部地区出现的反弹,并非疫情蔓延的“第二波”;关于疫情的“第二波”,全球更应关注的是欧洲和美洲,前者在初步控制疫情后的经济重启面临疫情反复的挑战;而后者的疫情蔓延并未获得有效管控。
张文宏指出,近日的北京疫情与欧洲肉联厂爆发的疫情有很多类似的地方,这主要表现在:人群聚集、环境封闭、温度偏低,这正是疫情爆发的高危因素。北京的排查发现,这些地方存在大量的食物受到污染的证据,至于食物是如何被污染的,则有待进一步调查。
在张文宏看来,药物只能降低疫情的病死率;对于遏制疫情的蔓延而言,最终还是要依靠疫苗的研发。目前中国和美国在这方面相对领先,不过中国面临的问题是:因为国内疫情控制得较好,中国已经没有机会在国内开展三期临床研究。他认为,即便以最快的速度开展三期临床研究,最早也要到年底才能结束;如果再算上疫苗生产的时间,可能疫苗面世最快的时间是明年上半年。
北京疫情并非疫情第二波
最近北京的疫情出现了一波小的反弹,令大家再度揪心。峰会上,张文宏强调,北京的疫情并非疫情蔓延的“第二波”。
张文宏指出,从全球看,疫情的第一波并没有结束,各国疫情蔓延形势不一:整个东亚地区控制得相对较好,欧洲也逐渐实现了初步可控,但是整个美洲仍在上升,其高峰尚未来到,其中美国也持续处于平台期。
他认为,在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中国出现某个地方的散发性病例,甚至于在局部的条件下面临一些疫情的反弹是在预期之中的。
他指出,
关于“第二波”,现在全球最应关注的是欧洲和美洲:欧洲的第一波疫情已得到较好的管控,现在正在推动全面的复工复产,在此背景下,是否会发生疫情的“第二波”备受关注;对于美洲,巴西和美国的第一波疫情尚未结束,后续的重启经济中是否会进一步加剧疫情的蔓延同样值得关注。
此外,他认为,北京的疫情也很难被定义为是中国疫情的“第二波”,因为这只是局部地区的一个小的反弹与反复,而且现在疫情已得到较好的控制。
“21号北京的确诊病例已经下降到9例,这是北京疫情防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说明北京疫情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北京疫情也检验了中国快速反应,精准防控的能力。疫情发生后,北京在基层布局了一个非常敏感的网络,可以做到快速响应;同时,北京划分了高、中、低风险区域,不同风险区域采取的策略也各有不同,这保证了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其他区域可以保持常态化的运转。这对全国而言,都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北京疫情与欧洲多有类似之处
近期德国疫情有所反弹,主要集中在位于居特斯洛的通尼斯肉联厂,目前已有近一千三百多人确诊感染新冠病毒,七千多人隔离。
这家拥有1.65万名员工,年营收达到66.5亿欧元的德国最大肉类加工企业,跟中国关系密切:通尼斯集团一直是出口中国的肉类生产大户,去年9月,它还宣布与四川德康集团合作,总投入120亿元人民币,在四川眉山建设生猪屠宰和肉食品加工基地,预计年屠宰加工生猪600万头,这也是通尼斯集团在欧洲之外投建的第一个工厂。
针对这一情况,中国6月18日起暂停通尼斯的猪肉屠宰及其分割、冷藏产品的对华出口资格。
张文宏指出,事实上,欧洲最近爆发的疫情跟北京有很多类似的地方,这主要表现在:人群聚集、环境封闭、温度偏低,而这也正是疫情爆发的高危因素。
因此,在北京疫情发生以后,中国迅速对所有菜市场等高危区域进行了全面的排查。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疫情爆发以来,国外多次强调,德国肉联厂有比较严格的防护,不可能存在被污染的食品将病毒传染给人的问题。
张文宏指出,根据北京的排查发现,存在大量的食物受到污染,在人群聚集的这些低温区域,彼此交换的唯一内容就是食物,因此食物在交换过程当中被污染是很明确的。至于食物是如何被污染的,到底在出厂的时候就被污染了,还是在传染现场被感染者污染,仍需要更多的证据。
疫苗最早明年上半年面世
疫苗和特效药何时问世?张文宏表示,药物在整个疫情防控过程当中主要的作用是降低病死率,但是对于遏制整个疫情的蔓延,最终还是要依靠疫苗。
他介绍,在疫苗研究上,中国和美国相对领先,这两个国家在进入二期和三期临床研究上都比较领先。但是现在中国碰到的问题是:因为国内疫情控制得较好,中国已经没有机会在国内开展三期临床研究,因而在三期临床研究上,中国必须在现在疫情还在爆发的一些国家开展研究。
从时间点上看,他认为,以最快的速度开展三期临床研究,最早也要到年底才能结束;如果算上疫苗扩大再生产的时间,可能疫苗面世最快的时间是明年上半年。
“所以最近国际上很多专家提出,是不是在不经过三期临床研究基础上,就可以对一些疫情高发地区开展紧急使用许可,世卫组织会就此进行统一的协调和安排。”
张文宏认为,在不确定疫苗出来出来以后产量如何、副作用如何、疗效如何的前提下,应该坚持底线思维,不管疫苗能不能来到,都要通过强化的公共卫生体系,把疫情控制在目前极低的水平,同时保证经济的持续运行。
张文宏认为,此次北京疫情说明,中国绝对的清零事实上可能是不现实的,因为中国是世界大家庭的重要一员,中国现在要做的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保持病例接近零的状态,一旦有少发病例,也能快速反应,精准防控,迅速实现对重点区域的管控。
“我们采取的策略不是绝对清零,而是尽可能接近零病例的策略,北京的防控经验也说明,我们具备这样的能力。”他说。
(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