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社2016年2月7日提供的照片顯示,朝鮮當天利用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光明星4號”地球觀測衛星。新華社/朝中社。
文| 亞太日報特約記者張寧
新年伊始,朝鮮又爆核又射星,一時間,半島上空陰雲密佈,核危機再添變數。有關各方,各自開方,調門不同,立場對立。
各唱各調的背後,是各自的戰略顧慮與利益考量,私利生發私心,是導致僵局的癥結。
朝鮮:它可謂是光腳漢的賭博心態 ,不顧國際社會強烈反對和譴責,再次進行核試驗和衛星發射,自有其內外訴求。
對內,80後的朝鮮領導人金正恩,需要借助核爆和射星,凝聚民心,提升威信,鞏固執政地位。
對外,朝鮮一直尋求與美國對談,而美國則置之不理,朝鮮不得不靠一而再,再而三的極端做法來求關注。
朝中社2016年1月6日提供的照片顯示,平壤各界民眾慶祝氫彈試驗成功。新華社/朝中社。
不要忘記,朝鮮半島仍處於戰爭狀態。1953年簽訂的僅是停戰協定,並非和平協議。朝鮮一直謀求與美韓簽訂和平協議,這樣才能令它在孤立的國際環境中,獲得安全感。
但縱然有這樣或那樣的考慮,朝鮮的極端做法,不切實際,事與願違,天怒人怨。
美國:整體看,現階段美國的對外政策,顯示“戰術優先,戰略靠邊”的態勢。
朝鮮實施核爆和衛星發射後,美國一方面繼續拒不談判,力主加緊制裁,還把責任推給中國,似乎佔據了道義制高點;另一方面,它調兵遣將,擴大在東亞的軍事存在,增強對日韓“小兄弟”的戰略捆綁,好像得計于一時。
問題是,朝鮮擁有核武,第一個要打的還是美國,最終還是會威脅美國安全。拒絕以對話方式解決問題,實則是在為朝鮮提升核能力贏得時間。
美國假使不能認清這一點,繼續把朝核問題當牌打,作為遏制中國的戰術抓手,必將嘗到養癰為患、抱薪取暖的惡果。
實際上,美國已經錯失過解決朝核問題的最佳時機。早在卡特總統當政時期,便有過從朝鮮半島撤離美軍的設想,這使他贏得朝鮮政府信任,即使離任後,還能在涉朝危機中扮演斡旋者。
可惜,卡特的計劃因政權更替而流產。之後,美朝之間便呈現“朝鮮出爾反爾、美國失去耐心”的惡性循環。
奧巴馬在任近8年,朝核問題沒有進展,在他任期的尾聲,已很難找到重回談判桌前的政治空間。
當地時間2015年4月9日,韓國平澤市,美國國防部長卡特訪問烏山美軍空軍基地。 路透社圖片。
這是因為,他的外交作為,必須配合國內政治需要,就當前而言,就是選戰需要。
假使他對朝顯示出某種“軟弱”,便可能導致民主黨候選人失去不少選票,影響接班,這是奧巴馬無法承受的政治風險。
在美國歷史上,戰術得勝、戰略失敗的例子並不鮮見,最近的教訓便有伊拉克戰爭。
政治短視是美國國內政治生態的必然結果。輸掉戰術,便會輸掉選戰,這樣的土壤,很難培育出偉大的戰略家。
儘管如此,無論誰繼任美國總統,必須遵循和平與對話的途徑,再勿錯失良機。否則,即便戰術一時得逞,必將付出慘痛的戰略代價。
韓國:它承受內外壓力,逼不得已地採取強硬態度。
開城工業園區這一“南北和解最後堡壘”關閉後,朝韓間的所有正式溝通渠道都被切斷,韓朝關係觸及冰點。
韓國國防部官員說:“目前假如需要向朝鮮傳話,唯一可能的途徑只有邊境廣播。”
“薩德”反導系統資料圖片。
韓國在此次朝鮮核爆和射星後回應強硬,包括力推制裁、中斷開城工業園區運轉等。甚至,朴槿惠總統一直堅持的反對部署“薩德”導彈系統的立場,也出現了鬆動。
可以說,這不是朴槿惠的初衷,更不是她樂於見到的局面。韓國2016年也將迎來總統選舉,朴槿惠也許需要照顧到選民對朝鮮核爆和射星的憤怒情緒吧。
歷史上,就有前車之鑒。金大中總統的對朝“陽光政策”曾經使他的聲譽如日中天。然而,朝方在核問題上的出爾反爾,最終使金大中飽受攻擊,付出沉重的政治代價。同樣懷抱統一夢的朴槿惠,不可能不記取金大中的教訓,不能為了懷柔朝鮮,導致民望喪失。
韓國總統樸槿惠2016年1月13日在總統府青瓦台發表對國民談話,表示將開展一切外交努力,促使國際社會以不同以往的方式應對朝鮮核試驗。新華社發(韓國青瓦台總統府提供)
再有,美國一直力推美日韓三角同盟,朴槿惠任期內與中國走近,已經讓她飽受美方壓力。朝鮮最近的一系列舉動,似乎成為壓斷駱駝脊背的最後一根稻草,使她在朝核問題上,倒向美國一邊。
韓國必須認清的形勢是:它追隨美國力主的制裁加軍事遏制道路,不能迫使朝方棄核,更不會給自身帶來安全。
韓方需要選擇,需要認清,到底哪條道路,才真正符合韓國的國家利益。
日本:朝鮮的極端舉動為日本繼續擴張軍備找到了新的口實。
日本防衛預算連年增加,還在去年強行通過被稱為“戰爭法案”的新安保法案,為行使集體自衛權鬆綁,並進一步發展進攻性軍事力量,謀求軍事大國地位。
當地時間2014年10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出席自衛隊成立60周年航空閱兵式。 資料圖片。
與此同步,日本加緊同美國、澳大利亞、印度、東盟國家等構建更緊密夥伴關係,在釣魚島問題上繼續與中國掰手腕,在南海問題上也想插上一腳。
朝鮮的舉動,讓日本更加靠攏美國。日本為收緊對朝制裁造勢,配合美國的軍事調動,對朝進行威嚇。
和韓國一樣,日本也應認清,在朝核問題上,什麼是己方最大的利益,不可盲從美國,被爭雄中國的野心蒙住雙眼。
俄羅斯:是朝核問題上容易受到忽視的一方。它的引而不發,或許是戰略重點排序的考慮。
朝鮮最早獲得核技術,得益于蘇聯的幫助。
在整個冷戰時期,蘇聯為朝鮮提供“核保護傘”,使得朝鮮並無擁有核武器的迫切需要。冷戰結束,蘇聯核保護傘消失,是朝核危機愈演愈烈的重要因素之一。
1968年7月1日,美國與蘇聯雙方代表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資料圖片。
蘇聯在朝核問題上曾經發揮過關鍵作用。1985年,朝鮮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是半島無核化的重要成果。蘇聯和中國一道,推動了朝鮮簽約。
今天,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仍有實力和潛力,對朝核問題施加重要影響。然而,俄羅斯目前的國際戰略重點一是烏克蘭,二是敘利亞,似乎暫時還沒有在朝鮮半島發力的打算。
人們期望,俄羅斯更多地發揮影響力。
中國:站在中國的角度,朝核問題上,製造麻煩的不僅是朝鮮,還有美國。 因此,王毅外長最近提出的處理半島核問題三原則意義深遠,意味深長。 不管什麼情況下,半島都不能有核,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無論是自己製造,還是引進部署;不能用武力解決問題,那將使半島生戰、生亂,中國不會允許;中國自身的正當國家安全利益必須得到有效維護和保障。
2016年2月12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德國慕尼黑接受路透社專訪時表示,對美國有可能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的動向表示嚴重關切。 新華社記者羅歡歡攝。
應該說,王毅外長提出的這三條原則是中國的根本立場,也是“作為半島的近鄰和對半島穩定負有重要責任的國家”必然和必須作出的反應。
這三條原則也進一步體現了中方的三個堅持,即堅持半島無核化,堅持半島和平穩定,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
中方的立場,傳達的信息,美國及其盟友想必不會聽不懂,更多時候恐怕只是裝作沒聽懂,或有意忽視。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所以,還是要提醒美國及其盟友,不要在朝核問題上夾帶私貨。
正如中國前副外長傅瑩所說:“中國盡自己的責任,但不可能取代美國的責任,美國不要總想把問題外包給中國。”朝核問題的最終解決,還需要各方摒除私見,相向而行,重新回到談判桌前!
作者簡介:
張寧說,15年的記者生涯,似乎在不斷演繹一路向西的橋段,仍只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初級實踐。
2002年至2014年,張寧在10餘年間,五度轉場,先後在巴基斯坦、澳門、阿富汗、伊拉克和香港駐站。儘管從業經驗豐富,遺憾一直未能“沖出亞洲”。
在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拉克這三個堪稱危險國度的摸爬滾打,令他的肌肉變硬,心腸變軟,略悟生命脆弱而寶貴的意義。
2004年東南亞海嘯、2011年美國撤軍伊拉克、2015年尼泊爾地震……這些重大新聞事件發生時,張寧都在現場,見證歷史。可以說,更多時候他的記者生涯與爆炸、槍擊和災難相伴,與此同時,他也試圖找尋這個世界何以變得如此恐怖和異常的答案。
“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仍不安寧,戰亂、恐怖、災難、災害,幾乎無處不在,今有幸借助亞太日報這一新媒體平臺,與朋友們分享自己的經驗和體會,幫助朋友們了解己身足跡尚未達到的領域,這是我最大的欣慰。”
張寧說,這些對戰地經歷的回顧,絕無自傲自矜成分,更多地是想和同儕分享內心交織的悲欣,共同為尚在硝煙裡煎熬著的兄弟姐妹祈福。過來人的心從未離去,仍與你們相伴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