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觀察】P2P加速洗牌 垂直細分領域成創業洼地(中)

亚太日报

text

【亞太日報 姬婧瑛】互聯網金融變局——理性時代“大而強+小而美”新格局

從對“互聯網”的崇拜轉到對“金融”本質的理性認識,從亂象叢生到嚴把風控,互聯網金融不再是膽賊大的“趟雷軍”,而是能真正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困難、讓普通百姓享受金融服務的“空白填補者”。

理性時代,互聯網金融會怎樣發展?行業內人士紛紛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曾光公開表示,互聯網金融將告別亂象,進入標準化運營階段,行業整體必須明確產品標準(產品和服務的廣度深度)、業態標準(行業邊界和跨界專業性)、運營標準(客戶管理、宣傳運營等)、信息技術和安全標準(IT標準提升和IT建設投入)、投資人權益信息保護標準(事前、事中、事后的投訴渠道)、信息披露標準(像上市公司一樣接受社會和輿論的監督)。

高搜易創始人CEO陳康認為,股災之后的資產荒將互聯網金融行業帶入了資產配置時代,行業競爭格局從原先的流量端的競爭(流量為王)變為資產端的爭奪+流量的爭奪,P2P做百度流量分銷商的“好日子”已經終結,花大筆錢砸用戶砸流量的野蠻方式將帶來倒閉潮。

陳康認為互聯網金融變局中,資產配置的方向一是消費金融,二是傳統金融機構資產證券化。消費領域,吃喝玩樂等輕資產產業的金融服務將進一步深化,現在京東白條和一些做大學生分期的P2P等都是瞄準了這一發展方向;資產證券化,比如說不良資產的證券化、銀行表內業務的表外化、信托16萬億存量資產的證券化盤活等,將是未來互聯網金融掘金地。同時,大眾投資者對互聯網金融的訴求是高安全性、高收益、低門檻和好的流動性,這些訴求將倒逼行業“按要求”優勝劣汰。

通聯支付深圳分公司總經理盧洪濤從第三方支付的角度思考行業變局,認為未來互聯網金融的局面將是——“得賬號者得天下”。

盧洪濤表示未來要關注介質(人臉識別、虹膜識別、指紋識別),更要關注賬戶。即使用戶失聯賬戶也不會消失,有點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的意思。第三方支付應研究如何在賬戶上實現風險控制,比如現在實行的同卡進出,支付接口的風險也要求接口規則盡快統一。第三方支付在金融互聯網化的過程中充當著搬運工的角色,代理商和中間業務參與者有逐利本性,平臺選擇“搬運工”需要謹慎,這個搬運工能長久負責,有社會責任感,是兩大參考標準。即未來格局中誰來當搬運工、怎么搬運愈加重要。

盧洪濤從通聯自身發展經驗出發表示,未來平臺與平臺的整合將倒逼金融機構加快互聯網轉型,O2O是大趨勢。通聯線上業務占比從13年的5%到14年的35%到15年前三季度的54%,就是這一趨勢的典型例子。

連連支付姚敏也認同O2O是未來趨勢。她指出當下雖然移動互聯網的支付交易量已經超過互聯網的支付交易量,但仍遠遠低于線下POS收單量,因此線下仍是未來發展的重要場域,O2O支付方式是支付的未來趨勢,BAT已經在探索O2O支付,打造支付場景和閉環。

我們看到電商巨頭阿里、京東加快布局互聯網金融,打通上下游的做起了供應鏈金融,甚至建立閉環做起了生態圈的生意,陸金所等互聯網金融“大哥”則啟動了平臺戰略,業務覆蓋P2P、保險理財、公務基金、固定理財等,可以預見這些大而強的平臺將占據未來互聯網金融的大半壁江山,另一半江山的占領者則是具有差異化特色的“小而美”的平臺。

概言之,互聯網金融未來格局,大而強+小而美,其它的要不徹底轉軌要不死掉。

基于對未來趨勢的清楚認識,人人聚財開始戰略收縮,做減法。人人聚財CEO許建文認為鋪大盤子需要資金和人才,互聯網金融的市場廣闊,沒有人可以占領所有高地,平臺必須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專注細分領域,在擅長領域不斷創新,保持競爭優勢。

開鑫貸總經理周治翰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從長期來看,互聯網金融將越來越向專業化發展,各種細分領域的P2P平臺將出現,提供更加深度的服務。

由此可見,互聯網金融無門檻、無監管、無標準的“好時代”已經過去,各家平臺認清自身特點和優勢,占領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最為重要。

寒冬真的來了嗎?——市場不缺錢垂直細分領域機會多

2015年資本寒冬論甚囂塵上,一種莫名的寒意襲來,創業者追問,資本寒冬真的來了嗎?

來看一組數據。

10月VC、PE投資額分別為22、68億美元、9.32億美元,總計32億美元;而7月份的VC、PE投資額分別82.26億美元、62.35億美元,總計144、61億美元。四個月經歷兩次腰斬!

嘀嘀和快的相愛了,美團和大眾點評聯姻了,攜程和去哪兒也在一起了……記者發現它們都是在細分服務領域的“巨頭”,它們都曾經獲得過千萬級的融資,它們都曾經豪擲上億資金搶市場份額,它們背后都站著“大佬”……但是,它們抱團了!O2O也“緊衣縮食”了!

最新披露顯示,10月份中國制造業PMI為49.8%,大型企業PMI為51.0%,比上月微落0.1個百分點,近兩個月走勢總體平穩;中型企業為48.7%,繼續位于臨界點以下,但比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小型企業為46.6%,連續兩個月回落,繼續位于臨界點以下。進出口下行壓力依然較大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7.4%,比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進口指數為47.5%,低于上月0.6個百分點,兩個指數在臨界點下方雙雙回落。實體經濟也難!

再看一組P2P融資數據:

積木盒子:2015年4月C輪:天達集團領投共8400萬美元

拍拍貸:2015年4月C輪:君聯資本和海納亞洲聯合領投,周大福參股,融資金額近億美元

有利網:2015年上半年C輪:高瓴資本4600萬美元

點融網:2015年8月C輪:全球銀行業巨擘渣打銀行和中國互聯網金融科技基金(CFF)領投共2.07億美元

另外,據媒體統計數據,在剛過去的10月份,小盈理財、融貝網、付融寶、愛定投、微匯金融、專投網、真融寶、今日捷財等至少8家P2P獲得了總額達30億人民幣的融資,前6家為A輪。

從P2P融資數據看,P2P寒冬不明顯,市場不缺錢。

“這不是真的寒冬,只是行業馬太效應初現,行業整體趨向理性的客觀發展階段”,信天創投合伙人張俊熹這樣評價“寒冬論”。她表示P2P行業從“野蠻生長——試錯——洗牌——整合——理性”的發展過程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走到理性發展階段是P2P的春天,P2P的2.0和3.0值得期待。

智金匯創始人兼CEO楊溢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她認為2015年VC的確放慢了投資節奏,基金也有投資規模和期限的限制,但眾籌平臺沒有基金的這些限制,大家眼中的“資本寒冬”正好是眾籌平臺的春天。

投壺網總經理趙妍昱告訴記者,投壺網成立半年以來募集資金超過1.2億元,好的項目會有很多投資人愿意投錢,有些投資人追著問平臺什么時候出新標的,好項目供不應求,資本寒冬并不明顯。

沒有清晰產品思路和發展規劃的“爛項目”,未來會越來越難拿到投資,而優質項目持續出現供不應求的搶標場面,兩極分化越來越明顯。

所以,互聯網金融創業者不要被這股“寒冬”的表象嚇走,虛寒表象下是火熱的投資熱情,P2P交易量總額已破萬億,市場并不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