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11月10日电题:向着未来战场冲锋——国防科技大学科研创新记事
新华社记者王逸涛、张金娟 解放军报记者康子湛
“2015年,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升空,迈出了我们从区域向全球拓展的第一步,那颗星正在星空中闪耀。”接受采访时,国防科技大学北斗创新团队的专家们正在深夜“鏖战”。
在国防科技大学“北斗楼”里,一份“打卡榜单”引人注目,屏幕上滚动公布每天“最晚下班”和“最早上班”的人员名单。每间实验室角落里,都摆放着折叠行军床;每个人办公桌下都备有行李箱,随时准备出发。
几年间,团队先后突破 “卫星抗干扰”“系统高精度测量”等重大技术瓶颈,攻克近百项关键技术,研制出两千多台(套)核心装备。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北斗楼”内阵阵欢呼。这一天,距离之前定下的开通目标,整整提前了半年。
星光在闪烁,嘱托在回响。2013年11月5日,习主席视察国防科技大学时强调,努力把国防科大办成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高地、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持。
瞄准自主创新,国防科技大学不断发起冲锋。
2013年6月17日,“天河二号”以每秒5.49亿亿次的峰值计算速度和每秒3.39亿亿次持续计算速度,登上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首。
“只有不断创新超越,才能让‘中国速度’越来越快。”研究员肖立权说,“天河”高性能计算创新团队,正向着每秒百亿亿次计算的目标迈进。
为构建自主可控系统,团队完成了核心芯片的国产化替代,为“天河”安上了“中国芯”。如今,“天河”已成功应用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广州、长沙中心。
浪花翻涌,一辆无人战车破浪而出,车轮迅速转换为履带模式,从泥泞的池沼中飞速通过……“无人作战系统”创新团队的最新成果——某型两栖无人平台,在部队演训一线成功展开试验测试。
“近年来,主要国家各种无人作战平台大量出现,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未来作战新趋势。”团队成员、教授徐小军说,几年来他们瞄准无人作战领域前沿技术聚力攻关,跑部队做试验、跑厂家做样机、跑评审会鉴定项目。
目前,他们研发的“猛士无人驾驶系统”、班组战斗支援无人车、“某型自动化武器站”等一批无人作战成果投入应用。
“武器装备搭载了激光陀螺,就犹如在迷雾中,有了一盏永不熄灭的指路明灯。”“激光陀螺”创新团队成员、教授杨开勇说,“有了它,飞机、舰艇、火箭、导弹等运动载体,就可以自主进行导航、定位、定向和姿态控制等。”
“小一寸,难万分。”为了更好地适配某新型装备系统,突破小型化、高精度难关,教授张斌扎在一人多高的数据纸堆中,一干就是9个月;为了做好某新型激光陀螺的定型海试,大病初愈的教授龙兴武,从渤海湾到南海,在风浪中“奋战”半个多月……多年来,他们的一系列创新成果,使我国跻身世界上极少数能独立研产高精度激光陀螺的国家行列。
伴随着一次次奋力冲锋、一项项技术突破赶超,一件件国之利器横空出世。
在国庆70周年阅兵中,搭载了“某型自动化武器站”的新式装备米秒不差地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北斗导航系统为建设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提供精确标绘,为车队运送物资提供精确导航;在某型导弹试射中,搭载了激光陀螺的某型导弹,成功实现“点穴式”打击……
伴随着一系列成果的诞生,一个个青年创新团体迅速崛起。
——今年8月,由青年教员带领研究生研制的天拓五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发射成功,研发创新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5岁。
——学科综合实验中心、研究生创新基地、本科生创新实践基地、主题科技文化节……超常举措,超前培养。每一名本科生都有自己的全程导师,“课程学习+工程实践”已成为研究生的成长模式。
——这些年来,学校实施了“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一流团队建设计划”等一系列加强人才建设的新举措,一批40岁左右的年轻专家在国家和军队重点课题中挂帅领衔。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中流击水,勇进者胜。学校一代又一代创新人才不断接续、传承,向着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奋力冲锋。(参与采写:王握文、张照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