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探究中国方舱医院:它是如何填补抗疫医疗空缺的?

参考消息网

text

西班牙《世界报》网站3月18日发表了卢卡斯德拉卡尔的题为《方舱医院:中国如何在临时搭建的医院中收治轻症患者,减轻卫生系统的压力》的文章,文章称, 疫情暴发后,中国有关部门在疫情核心区武汉的体育馆和展览馆设立了14家方舱医院,用于治疗症状较轻的患者,大大填补了当地医疗系统的空缺。有媒体用诺亚方舟一词来描述方舱医院这种能在大规模疫情中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医疗设施。 文章编译如下:

这样一张照片已经成为中国抗疫斗争胜利的象征:江文洋医生躺倒在武汉一家方舱医院的病床上,如释重负。

疫情暴发后,中国有关部门在疫情核心区武汉的体育馆和展览馆设立了14家方舱医院,用于治疗症状较轻的患者。在此基础上,还兴建了两家设施完备的医院雷神山医院和火神山医院。这两家医院在十天左右拔地而起,大大填补了当地医疗系统的空缺。有媒体用诺亚方舟一词来描述这种能在大规模疫情中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医疗设施。

这些临时医院主要用于收治因新冠病毒引起的轻症患者。换言之,这些患者的死亡率较低,且尚未出现并发症。而且这种方式避免了他们在家中进行隔离时传染给家人。

资料图片:3月10日,武昌方舱医院最后一批痊愈病人出舱。两名青海医疗队队员等待出舱时小憩。(肖艺九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