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石油储备,国际油价能降吗

亚太日报

text

继美国宣布释放石油储备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4日表示,为了抑制油价高涨,将与美国协调释放部分国家石油储备。韩国、印度政府也于23日宣布,将参与共同释放石油储备计划。但市场投资者对效果表示怀疑,24日国际油价盘中一度继续上涨。多国分析人士也不看好这次行动,认为仅凭目前的措施难以达到降低国际油价的实际效果。中国能源网首席研究员韩晓平24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上述国家释放石油储备的规模量级太小,不足以引发全球市场的波动,更无法让全球工业生产体系因此而发生调整。

中方会根据自身实际安排投放

针对美国表示将协同包括中国在内的5个国家,动用各自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以降低汽油价格,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4日表示,中方会根据自身实际和需要,安排投放国家储备原油,以及采取其他维护市场稳定的必要措施,并及时公布相关信息。

彭博社24日报道称,当地时间23日,美国总统拜登已宣布将释放5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来降低油价。而岸田文雄则表示,为了与美国合作稳定国际石油市场,“决定在不违反石油储备法的范围内出售部分储备”。日本媒体此前报道称,日本正计划在年底前出售约420万桶石油。《环球时报》记者统计的数据显示,美国、印度、日本以及英国计划释放的原油总量为6070万桶,除美国的5000万桶外,印度为500万桶,日本为420万桶,英国为150万桶。

隆众资讯原油分析师吴燕24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通常情况下,美国释放战略储备会对油价形成利空影响。历史上,除特殊情况外,美国多次释放原油均对国际原油价格形成下行压力。但与以往释放石油背景多为战争、金融危机和飓风等重大突发事件不同之外,只有2000年年末与本次抛储的原因类似,是为抑制美国国内高企的油价。

仅带来油价降2美元效果?

但此次美国等国的行为,石油市场并不买账。24日,东京商品交易所中东产原油期货暴涨,收盘价创下近3周以来新高。当天,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盘中站上83美元每桶,上涨0.8%。

路透社24日称,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及其盟友考虑在各国战略石油储备释放后改变石油政策,沙特阿拉伯、俄罗斯正在考虑暂缓增产。吴燕表示,影响国际油价的另一大权重因素以沙特、俄罗斯为首的欧佩克+的态度,一旦欧佩克+的产出策略风向发生转变,则可能带来新的利好油价的指引。美日多国释放石油的举动恰恰反映出当前原油市场供应趋紧的预期。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市场,使得国际油价并未如预期那样即刻出现下行。

高盛等机构对美国释放战略储备一事持看衰预期,认为其仅能给国际油价带来2美元左右的下跌空间,给油价带来的干预影响将是短暂性的。吴燕表示,美国释放战略储备能够给油价带来多大程度的利空还有待观察,但几乎可以确定的是,美国联合多国释放战略储备难以成为打开油价下行通道的“钥匙”。

日媒:需应对的是导致供需紧张的结构性问题

中国能源网首席研究员韩晓平24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6000万桶石油的规模量级太小,大概7桶油重约1吨,6000万桶不到1000万吨。而美国一国日消耗量就达到250万吨,因此,6000万桶只够美国消费4天左右。韩晓平说,相对于全球庞大的消费量,美日四国的释放量确实不够,难以形成较为明显的影响。在美国宣布释放石油的消息之后,油价应声而起,足以说明市场已形成6000万桶难以形成气候的预期。

韩国NEWS 1网站24日称,虽然美英日韩印等主要石油消费国决定释放石油储备,但这仅是暂时的稳定油价措施,对韩国国内影响有限。

韩国能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郑俊桓认为,短期看国际油价可能会下降,但现在无法预测长期效果,特别是以欧佩克为中心的产油国推迟增产计划,这表明产油国和消费国之间的矛盾正日渐尖锐。这是国际社会第四次大规模联合释放石油储备,前三次分别是1991年海湾战争、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和2011年利比亚战争期间。

日本经济新闻24日发表社论认为,不应把石油储备用作干预市场的手段。遏制油价的效果只是暂时的。如果产油国控制增产,释放效果就会消失。如果产油国增产,则可能导致供过于求,导致价格暴跌。需要应对的是导致供需紧张的结构性问题。目前的高油价背后,是伴随着经济从疫情灾难中复苏带来的需求扩大,以及在脱碳潮流下油田开发投资减少等问题。

来源: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