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汶萊聯合舉辦“碧海絲路,東方之舟”展覽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斯裡巴加灣市記者鄭捷】由中國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和汶萊海洋博物館聯合舉辦的“碧海絲路,東方之舟展覽23日在汶萊海洋博物館開幕。展覽主要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展示中國特別是海絲起點城市泉州的港口、瓷器、墓碑、帆船、錢幣、圖片、視頻等,內容十分豐富。

   

為期一個月的聯合展覽將主要介紹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泉州的歷史地位、中國與汶萊的歷史交往、汶萊出土的中國各個朝代的陶器和瓷器等。

中國-汶萊聯合在汶萊海洋博物館舉辦“碧海絲路,東方之舟展覽。亞太日報記者鄭捷攝。

地處加里曼丹北部的汶萊國,是一個美麗而神秘的國度,與中國有著友好的交往歷史。早在西漢時期,兩國就有貿易交換,唐代兩國政府間開始了正式交往,宋代以後,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兩國之間的交往日趨頻繁。特別是1408年,渤泥國王率領150多人的使團來訪。汶萊出土的大量唐宋以來的中國文物,不僅證明了汶萊昔日的強盛與繁榮,更揭示了中國與汶萊之間的密切聯繫。而泉州作為中國南部的重要港口,是許多汶萊商人、使節甚至是國王嚮往的地方,同樣地,汶萊也是泉州人從事貿易或移民的首選地。

   

近三十年來,汶萊哥打巴都地區(石頭城)出土大量宋朝以來的中國文物﹐汶萊政府在當地建立博物館﹐又在該區綿延兩公里的汶萊河支流甜柑河(Limau Manis River)河畔挖掘出約5萬件唐朝以來的中國文物﹐包括大約一千枚唐代貨幣﹐不難想像當年汶萊商業貿易的繁華興盛﹐和中華文化在當地的影響。

汶萊河支流甜柑河河畔挖掘出約5萬件唐朝以來的中國文物。亞太日報記者 鄭捷 攝

  

泉州在中文關係史中有著特殊地位。宋朝時期(960-1279),泉州政府派官員蒲宗閔來文從事外交和經濟工作。蒲在國外出使11年並最終長眠汶萊(1264年曾到汶萊)。

明朝時期(1368-1644),渤泥國加那王率150餘人的代表團訪華,第一站就是在泉州登陸,從此踏上中國國土,書寫了中文友好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話。中文建交後,蘇丹陛下于1999年8月訪問了泉州。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進行經濟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又稱作“海上瓷器之路,而泉州則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有“古代東方第一大港之稱,與埃及亞歷山大港齊名,曾呈現“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華景象。

1997年在汶萊以北32海裡,水深62米處打撈西元15世紀沉船中的中國陶器。亞太日報記者 鄭捷 攝

   

海上絲綢之路也是宗教傳播之路、文化交流之路,因此泉州成為多種宗教聚集的地區,史跡豐富,至今仍保有大量教堂、清真寺、道教和佛教廟宇等,素有“宗教勝地、“世界宗教博物館的美譽。伊斯蘭教徒、印度教徒、佛教徒、基督教徒等在泉州定居,他們平等生活、和諧共存。據記載:唐朝初,穆罕默德四賢徒來華,其中三賢和四賢終生在泉州傳教。二人多有善行,受到人們尊重。他們逝世後,靈柩葬於“靈山聖墓。

   

中國駐汶萊大使楊健對記者說,從歷史來看,中文兩國建立了長久而穩固的關係。西漢時,兩國商人就有穩定的往來。宋代,雙方商貿、文化交流迅速擴大,至明代,達到頂峰。渤泥國加那王1408年率團訪華是中文關係重要的歷史事件。近年,汶萊出土了大量宋、元文物,不僅證明兩國的緊密關係,也說明文是古代中國沿海居民經商、移民的理想地。從一千多年的交往史可以看出,中文關係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真誠友好。

汶萊觀眾在看展覽。亞太日報記者 鄭捷 攝

   

楊大使說,展覽體現了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面貌,也恰逢中國政府推進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中國同包括汶萊在內的東南亞國家的貿易、文化交流源遠流長。偉大航海家鄭和曾在東南亞留下許多足跡和動人的故事。今天,世界變得更加緊密,中方希望與汶萊及所有東南亞國家一道,推動更多交流與合作,實現共贏。

   

汶萊比拉王儲陛下,汶萊各政府內閣部長、官員、各國駐汶萊外交使、觀眾等數百人出席了開幕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