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评论员 纪晓晶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本月13日起对印度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两国首脑将就安全保障、海上防务、经济合作、高铁建设等领域的相关问题展开会谈。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12日在记者会上表示:“此访将使(安倍)以更大的步伐迈入新的日印关系时代,并构想出加强我国与印度关系的办法。”
安倍作为首相已经4次到访印度,其拉拢印度之心由来已久,自2006年首次担任首相以来,安倍以加强两国经济合作为手段,实则不断地推动日印军事合作。
有分析人士指出,日本对印度的外交态度是:外交战略上视印度为大国、结盟战略上视印度为伙伴、海洋战略上视印度为要冲。我们可以更明确地说,日本一直视印度为其制衡亚太的有力棋子、以及其海洋战略的重要筹码。
安倍晋三13日上午出发前在羽田机场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访问日本将携手印度共同强化对朝鲜的压力,并向国际社会表达这一诉求。朝鲜问题固然会成为会谈的一项议题,但相比朝鲜,让两国此次“欣然携手”的真正原因恐怕还是在于中国。
印度近年来动作频频,急欲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实现其“大国雄心”。《印度快报》12日更是露骨地指出,洞朗对峙结束后,印度和日本的伙伴关系将是“组成一个大的抗衡中国联盟的基石”。而崇尚“中国威胁论”的安倍一向以中国为假想敌,只要是和中国唱反调的国家和行为都是受日本积极欢迎的。
洞朗对峙刚结束不久,印度很清楚目前自身的军事实力难以撼动中印边境现状,对中国必然心存忌惮,很可能会积极寻求其它国家的军备支持。中印两国的争端给了日本可乘之机,安倍在这一有利时机到访印度,在某些问题上显然能更快地与莫迪一拍即合,实现其“远交近攻”的战略目的。双方各有所需,因此安倍莫迪会谈的气氛无疑会是“友好而热烈的”。
此外,占领印度的高铁市场也是日本打击中国的一项对策。众所周知,高铁一直是中日两国在印度的竞争重点,日本希望先于中国抢占印度的高铁出口市场。据报道,安倍将于14日参加艾哈迈达巴德至孟买的高铁奠基仪式,这意味着日本已经在对印高铁出口上占得先机。
在当前的地区形势下,印度也许会逐渐向日本和美国靠拢,以寻求心理上的庇护。且不说这种“庇护”是否真实有效,现实情况摆在眼前,中国不但是印度的近邻,也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中印同为发展中国家,且两国之间有着不可磨灭的经济和文化纽带。因此,印度政府如能正确地审时度势,中印关系还不至于走入死穴。日本如果一直在周边国家中充当“搅屎棍”,扰乱地区和平和稳定大局,长远来看对其自身发展也未必无害。
作者简介:
作者纪晓晶,亚太智库研究员,国际关系学院日语系教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亚太日报观察专栏作者均为资深新闻从业人员和国际问题专家,长期从事国际报道,他们秉承亚太日报原创、独家、深度、开放、联动的理念,以独特的视角评述当今国际大事。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