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 艾仁
近几个月,东欧小国立陶宛凭借“反华先锋”的形象刷足了存在感,但一看“账单”立马怕了,不断向“大家长”欧盟“卖惨”,寻求帮助。欧盟虽然嘴上说得好听,明确表达了对立陶宛的声援,但一到实际行动,欧盟各国又一个比一个“谦让”,像极了“塑料姐妹花”。
据BBC报道,当地时间14日,欧盟27国外长在法国布雷斯特花了两天时间来讨论当前局势。会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表示,即使没有具体的支援措施,欧盟成员国仍一如既往地支持立陶宛。
法国外长勒德里昂则承诺,法国将在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推动“反胁迫手段”的通过,以应对中国对立陶宛的所谓“经济胁迫”。该法案于去年12月提出,旨在打击非欧盟国家对欧盟成员国施压。
勒德里昂的威胁看似凶狠有力,但BBC的报道指出,“反胁迫手段”要成为法律,需要花费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中国现在还没怎么发力,立陶宛政府就快承受不住了,他们真的等得起吗?
此外,欧盟还在考虑另一条路: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但这不但需要耗时数年才能展开,还很可能永远无法得到完全解决。这条路并不能对经济产生立竿见影的救济效果,无法解决立陶宛的燃眉之急。
立陶宛这下真急了。眼看公开求助只换来欧盟的“口嗨”,这个波罗的海小国开始加大力度试图挑起欧盟和中国的对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会后告诉《华盛顿邮报》,中国将“经济胁迫”作为一种武器,是对民主国家遵守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直接挑战。如果立陶宛最终被压垮了,那么下一次,中国还会用同样的手段来对付其他对手,到时候欧盟乃至整个西方都追悔莫及。
兰茨贝尔吉斯重申,立陶宛是个小国,承压能力十分有限,其政府对中国的立场有赖于欧盟的有力支持。
自从因台湾问题和中国发生摩擦以来,除了政府内部的分歧加剧,立陶宛面临的国内压力越来越大。一项最新民调显示,只有13%的立陶宛民众支持政府的对华态度,58%的立陶宛民众表示反对。
然而,不管立陶宛怎么“哭闹”,其他欧洲国家似乎都不想和中国“宣战”。德国上届议会的社民党外交政策发言人尼尔斯·施密德表示,立陶宛的做法“让作为欧洲伙伴的我们感到恼火,因为我认为选择‘台湾’或‘台北’作为代表处的欧盟成员国并不多”。言下之意就是,立陶宛如今的困境都是自己“作”出来的,真怨不得别人。
其实,欧盟各国这种“自扫门前雪”的态度并不奇怪。当前欧洲深陷疫情泥潭,再加上愈演愈烈的能源危机,经济恢复阻力重重,急需通过加强与中国经贸合作来拉动欧元区的整体经济复苏,不会因为立陶宛一个小国而扰乱其全盘计划。
早在欧盟各国像抢猪肉一样抢疫苗及其他防疫物资时,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就指出,欧盟所谓的“团结”只是表面功夫。希望立陶宛听听民众的呼声,早日认清现实,与其指望欧盟伸出援手,不如主动认错,求得中国的原谅。
(来源:亚太日报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