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俄航母南下地中海盡展“存在感”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記者趙嫣、謝榮)連日來,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編隊的地中海之旅引起北約大西洋沿岸國家的高度關注。挪威、英國、葡萄牙等國在俄航母編隊途經本國附近海域相繼派出巡邏機和戰艦監視、伴航,西方媒體更是對其行程密集報道。

美國的航母編隊經常在各大洋海域巡弋,並不見西方媒體有所在意。為何俄航母編隊此次出航引來西方高度關注?

規模非同尋常

俄航母編隊10月中旬從俄西北端的北莫爾斯克港啟航,前往地中海。從西方媒體的報道看,令他們感到不安的主要因素在於這支航母的編隊構成和航行路線。

據俄北方艦隊新聞處公告,隨同“庫茲涅佐夫”號航母遠航的戰艦還包括“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北莫爾斯克”號和“庫拉科夫海軍中將”號大型反潛驅逐艦以及數艘輔助和後勤補給艦等。途中,還有俄海軍波羅的海艦隊艦隻加入。據俄《獨立報》報道,這是近年來俄羅斯向外派出的最大規模海軍編隊。

蘇聯解體初期,由於經濟困難,俄羅斯海軍遠洋航行和訓練基本停止。後來,隨著經濟復蘇,海軍遠洋航行和訓練逐步增加,但以往俄海軍編隊每次出航的艦艇數量較少,這也是航母大型編隊此次遠航受到北約國家高度關注的主要原因。

此外,俄海軍以往進入地中海海域,除非有特殊安排,一般都是鄰近地中海的黑海艦隊艦隻經博斯普魯斯海峽從黑海進入地中海。而這次航母編隊取道大西洋北部的北約國家鄰近海域,穿越英吉利海峽,隨後轉往直布羅陀,最終進入地中海敘利亞附近海域。

攜帶“絕密”任務

俄羅斯這次航母編隊的艦艇都屬於原蘇聯時代就開始服役的戰艦。不過,據軍事問題專家葛立德介紹,儘管俄海軍艦艇部隊近年來更新發展較為緩慢,但其航母編隊和遠程巡航導彈精確打擊能力依然不可小覷,這也是此次遠航備受北約國家關注的重要原因。

“庫茲涅佐夫”號航母雖不能與美國先進航母相比,但其滿載排水量超過6萬噸,配備有強大的防空和反潛武器,可搭載18架蘇-33戰鬥機、4架蘇-25UTG攻擊機,以及卡-27和卡-31直升機。而“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是北方艦隊旗艦,配備有強大的反艦、防空和反潛武器。航母編隊的其他戰艦也大都具有較強戰鬥力。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表示,北約擔心俄航母戰鬥編隊將參與在敘利亞的阿勒頗戰事。路透社援引外交人士的話稱,俄進行了冷戰結束後最大規模的軍事調動部署,“俄想在阿勒頗取得勝利,今後兩周,我們將看到阿勒頗的空襲強度升級”。

對北約國家及西方媒體的質疑,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回應稱,即使沒有“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參與,俄在敘利亞部署的軍事裝備也能保證敘空域和俄在敘臨時設施的安全,“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有其他“絕密”任務。

葛立德認為,俄派出航母編隊開往敘利亞附近的地中海,旨在展示俄在敘利亞問題上的決心,迫使美國等西方國家在這一問題上與俄繼續對話。

展示軍事存在

俄羅斯高調介入敘利亞戰事以來,投入了多種型號的武器系統,重在強化實戰檢驗。俄空軍在敘利亞戰場上投入蘇-34戰鬥轟炸機,其綜合作戰能力強,可以執行對地面目標、海上目標的空中打擊任務。俄海軍運用輕型護衛艦發射遠程巡航導彈也是一種創舉,發揮出“小艦遠攻”的遠程精確打擊威力。

據俄媒透露,此次航母遠征,是俄早已制定好的練兵計劃。俄塔斯社今年7月就曾引用消息人士的話報道,俄艦載航空兵將隨“庫茲涅佐夫”號自10月起在地中海東部參與打擊敘利亞恐怖分子的行動,以積累從航母起飛摧毀地面目標的實戰經驗。

俄航母和大型艦艇大規模進入地中海海域的另一重要目的是,加強其在中東、地中海的軍事存在。借敘利亞戰事,俄不僅提升了在中東的影響力和話語權,還為俄空軍獲取了敘利亞赫梅米姆基地。

從俄軍方透露的信息看,下一步俄將尋求在敘地中海塔爾圖斯港修建永久海軍基地。上世紀70年代,蘇軍在塔爾圖斯就建有海軍物資技術補給站,蘇聯解體後該補給站一度荒廢。近年,俄對這一補給站持續進行維護和擴大。本月10日,俄國防部發佈消息說,將對補給站設施進行改造升級以建設永久海軍基地。

葛立德認為,北約利用軍事力量擠壓俄戰略空間,難以在短時間內取得明顯成效,反而激起俄方更大反彈。俄北方艦隊前司令維亞切斯拉伕·波波夫則表示,航母編隊遠航本身就是在宣告俄在地中海的軍事存在。

分析人士認為,俄在地中海建基地、練航母等舉措正是其面對西方擠壓,將軍事戰略向中東和地中海方向擴展的需要,也是俄與西方國家進行全球博弈的一部分,既可威懾西方,又可繼續鞏固本國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