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儲破“3”心理衝擊大於實際影響 續下降空間有限

路透社

text

【亞太日報訊】據路透社上海2月8日報道,中國大型投行--中金公司週二發佈研報稱,中國外匯儲備跌破3萬億美元會帶來一定的心理衝擊,但不會改變中國外儲充足的基本形勢,心理衝擊大於實際影響,預計中國外儲進一步下降的空間有限。

以下是中金公司宏觀團隊最新研報《外儲破“3”:心理衝擊大於實際影響》全文:

1月中國外匯儲備小幅下降123億美元至29,982億美元,降幅較去年12月的411億美元有所收窄。這是去年7月以來連續第7個月下滑。以SDR計值,外儲則從去年12月的22,394億降至22,065億。1月中國黃金儲備保持在5,924萬盎司(即1,842.6噸)不變,但對應美元估值環比增加5.0%至713億美元。

外儲降幅收窄得益于弱勢美元帶來的估值擴張。在去年底加息預期兌現之後,伴隨“特朗普交易”動能的衰減,1月美元指數下跌,錄得2.6%的單月降幅。相應地,日元、歐元和英鎊分別對美元升值3.7%、2.6%和1.9%。根據我們測算的中國外儲貨幣構成(美元占66.7%,歐元占19.6%,英鎊占10.6%,日元占3.1%;),1月主要匯率的變動造成中國外儲的美元估值增加約252億美元。

受個人購匯增加等因素影響,1月外匯實際流出規模環比擴大。剔除估值效應後,1月外儲變動所隱含的當月外匯流出規模為375億美元,高於12月同口徑下的309億美元。個人5萬美元換匯額度更新之後,人民幣貶值預期遭遇春節假期出境遊等實際用匯需求,1月個人購匯應有明顯增加。

實際上,1月在岸外匯日均交易量較上月顯著下降36.3%至214億美元,機構交易相對清淡。去年底以來,監管部門在對外並購、直接投資等多方面陸續收緊了外匯管理,機構資本外流應已有所緩解,而個人購匯增加或是1月外匯流出之主因。

破“3”會帶來一定的心理衝擊,但不改變中國外儲充足的基本形勢。評估外儲充足情況要考慮多項指標。我們的分析表明,3萬億美元仍遠滿足所有傳統充足率指標,包括3個月進口覆蓋、1倍短期債務覆蓋、IMF綜合充足指標等,而對廣義貨幣M2覆蓋尚有不足——這是薄弱環節,但即便4萬億也不夠。

因此,從各項指標看,充足的依然充足、不足的依然不足。根據我們的測算,在2.6萬億美元以上,外儲規模尚不構成中國國際收支安全的威脅。破“3”帶來的心理衝擊可能使人民幣短期承壓,增加央行政策平衡的難度。實際上,央行盡力緩解外儲下滑的政策意圖已較明顯,而且已經、並正在採取“寬進嚴出”的外匯管理措施,後續政策效果將逐步顯現。

同時,中國經濟開局良好,經濟活動保持穩健,貨幣政策正逐步退出寬鬆。如果經濟以及政策環境趨於穩定,人民幣貶值預期有所緩解,出口企業大量未匯回或未結匯的外匯收益終將回流中國、增加外匯流入。往前看,我們認為中國外儲進一步下降的空間有限。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