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鮑鵬山:文化傳承是教育最初的使命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訊】(實習記者 趙初楠)他是曾風靡央視《百家講壇》的人氣主講,也是筆耕不輟的文學作家,創作的《永恆的鄉愁》等多篇作品曾入選全國中學語文教材。走下熒屏、離開書桌,他還是致力於推廣傳統文化的教育者,義務辦學、公益教書,始終懷揣一個讓更多中國孩子都能接受古代經典教育的理想。

近日,上海開放大學教授、文學博士鮑鵬山受邀來香港出席文化沙龍,並與亞太日報記者分享他對傳統文化教育和對中華傳統文化在港發展的思考。

7月25日,上海開放大學教授、文學博士鮑鵬山在文化沙龍發表演講。

文化傳承是教育最本初的使命

提起對於傳統文化的情節和堅持,父親是鮑鵬山最早的啟蒙老師。

儘管出生於安徽的農村家庭,但鮑鵬山的父親卻有一份讀書人的情懷。在上過私塾、讀過《千家詩》、背得《論語》的父親的影響下,鮑鵬山自幼對古文就產生了興趣。而臨終前,父親在病榻前背的兩首詩:羅洪先的《醒世詩》和邵康節的《風俗通》,則讓他讀懂了父親對人性的失望和對傳統的守望,並更深刻地明白了傳統文化對於人生的重要意義。

在鮑鵬山看來,通過傳承文化來推動人類文明進程,本就是教育最初和最原始的使命。但長期以來,在現代中國社會,人們僅僅將“教育”當做一種專業技能的傳授,忽視了其對個體文明行為、思維方式和價值認同的塑造作用。他說:“這個疏忽造成一個非常嚴重的後果,就是今天的不少民眾在做事情的時候,缺少一個價值判斷的標準,這也導致中國人的文明程度在全世界的印象比較負面。”

帶著這樣的關切,2013年,鮑鵬山創辦了“浦江學堂”,一個為青少年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經典傳授的公益性教育平臺。他為學堂定下“感發意志,華育氣質,宣導文明”的教育理念,並始終相信,“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帶給孩子的,是一種用人文的情懷看世界的能力,是能夠正確認識自己、認識世界、並處理好個體同世界關係的思維方式和價值標準。“這才是文明化的過程”,他說。

望更多專業人士加入傳播經典的隊伍

鮑鵬山的公益教學項目完全依靠義工老師和公益人士的贊助,也正因為如此,他的學堂教學能力有限,只能選拔少部分學生進入課堂,他曾自歎,“看著面試被刷掉的孩子覺得特別難過,感到對不起他們”。面對這樣的情況,他說,希望能有更多熱愛經典的教育人士加入這個隊伍。

而對於近年來“國學熱”浪潮中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不求理解“的教學方法,他則坦言,雖然這樣的方法效果確實不太好,但是自己能夠理解。“很多老師有這個熱情,但是可能缺少將經典充分理解並中規中矩地教給孩子的能力,所以只能選擇‘先背下來’。”對此,他表示,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是有更多專業的老師從事更多專業的培訓。

“但是畢竟我們已經開始做了,只要開始起步,就有希望一步一步做得更有效。”雖然每一步都走得不易,但他對國學教育的未來充滿信心。

7月20日,為期7天的第27屆香港書展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开幕,市民在中國出版專區選購圖書。圖/新華社發

“弘揚傳統文化,我對香港有信心”

除了在內地為國學教育的推廣奔走,近年來,鮑鵬山也常常到訪香港,參加各類學術會議和活動。2009年,第一次參加香港書展後,鮑鵬山曾談到,從閱讀氛圍看,在中國的北京、上海、廣州、香港、臺北五個城市中,香港在他心目中排名第一。如今時隔七年,再次在書展期間來港,他說,“書展的氛圍,確實是香港令人興奮的一個地方”。

“香港書展每年都有一兩百萬人參加,而香港整個人口也只有七百多萬吧,上海則有兩千多萬。在這樣一個大規模的人口基數下上海書展的參加人數只有香港的大概五分之一,說起來還有一點害羞。所以說反過來講,這就是我對香港的信心。”他直言道。

有人認為,由於香港地區主要流行粵語和英語,因此以普通話為傳承基礎的國學在香港民間傳播可能會出現空白。對此,鮑鵬山說:“這完全不需要悲觀。”他說,儘管一百多年以來,歷史的原因導致香港更多受到歐洲主流教育的影響,但是這裡依舊堅持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民間習俗,依舊保持對漢字的堅守。在他看來,在香港,國學經典的傳承一直是一個自然的、自發的過程。因此,儘管香港民間並沒有出現如內地近年“國學熱”一般的現象,但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香港對於傳統文化的堅持和學習,可能比內地做得還要好一點”。

與此同時,鮑鵬山對香港的傳統文化教育也表示讚賞。“我曾經去一所(香港的)小學參觀,他們在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比如每年甚至專設兩天假期,紀念孔子和孟子的生日。這樣的做法在內地恐怕還沒有,但是香港有很多人在自覺地做。” “香港是一個國際化的城市,我相信它多面的角色可以讓更多的人認識到文化的價值和讀書的價值”。

談及未來,鮑鵬山認為,新的時期,香港社會的發展和重建過程,會對傳統文化產生更多需求。他說,“在香港,其實中國文化的傳承一直在悄悄地孕育著、發生著、發展著”。毫無疑問,“就中國文化而言,香港與內地血脈相連”,這也使他對香港抱有更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