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观察 | “9·11”十六年,反恐为何越反越恐?

亚太日报

text

亚太日报评论员 王鹏

据新华社报道,华盛顿当地时间9月10日下午5时,波士顿麻省理工学院科技广场发生枪击案,一名枪手开枪射伤两人。事后,麻省理工学院警方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发布枪击事件信息,称警方正在采取行动,呼吁民众离开这一区域,附近民众进入室内躲避。

十几分钟后,警方再次发布推特,称嫌疑人已落网,现场缴获一件武器。据警方称,嫌疑人是一名23岁男性,将面临起诉。枪击案发生时,科技广场上正在举办坎布里奇狂欢节活动。狂欢节活动随后被取消。目前,当地警方正在调查这一枪击案。

近年来,有关欧洲恐怖袭击事件的报道屡见不鲜:从2015年1月的法国《查理周刊》爆炸案到2016年3月的布鲁塞尔血腥连环爆炸事件,再到今年上半年发生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桥的汽车撞人、持刀砍杀案件……疯狂的爆炸与持续的流血正无时不刻地提醒着人们,欧洲已不再是一个安全的天堂。

相比之下,在大西洋的彼岸,情况似乎好一些。许多反恐专家曾无比自信地表示,由于美国国土安全和情报机构,如国土安全部(DHS)、联邦调查局(FBI)和中情局(CIA)等加强了安全措施,美国人民正感到越来越安全。然而,如今愈加频繁的公开射杀的恐怖袭击打碎了美国国土安全的神话。

目前警方尚未明确公布嫌疑人的身份、动机等信息。因此,我们还不知道他的种族或犯罪意图。但显然,他在9月11日前夕发起恐袭,这个时间的选定并不是随机的。自16年前的那次灾难性事件以来,过去曾给美国人民带来安全慰藉的911(911是美国的紧急呼叫号码,就像中国的110一样)已经成为萦绕在美国人心头的恐怖象征。

为什么公开射杀的悲剧永远在美国存在?为什么美国国土安全措施在不断加强,却仍不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护普通的美国人?即使特朗普总统签署了前所未有的禁令,禁止来自特定的七个穆斯林国家的旅客进入美国,美国人民的切身安全仍无法得到保障,这又是为什么呢?

两千年前,孔子说:“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两千年后的美国不也是如此吗?普通美国老百姓的安全得不到保障,那么权贵、名流又能享有多大的安全系数呢?就在今年的6月14日,同样在华盛顿首善之区,美国共和党“党鞭”(资深党员、领袖)卡利斯在自己常去的棒球场中惨遭射击,被公开“枪决”。

类似的情况正愈演愈烈。难怪有美国媒体和分析人士认为:现在人们可以肯定的是,无论美国推行、签署多么严苛的排外/仇外法案,或者国土安全部门、边境安检机构采取多么有效的应对外来恐怖分子的措施,都无法有效阻止来自美国社会内部的伤害。

在一个枪支泛滥的“丛林社会”,缺乏安全感的公民暴露在无处不在的射杀威胁面前,他们别无选择,只能靠自己的“自助”行为来保障个人人身安全。但是,这种个人理性(personal rationality)可能会变成集体非理性(collective irrationality),而后者对建设一个安全有保障的社会将造成重大的伤害。其导致的最终结果是,每个人都紧紧地抓住他/她手中的枪,警惕地扫视着四周;然而,罪犯分子们精心准备的“独狼”袭击同样将一次又一次地轻易打破这种脆弱的“恐怖平衡”(balance of terror)。

这个问题究竟能否得到最终解决呢?或许只有一条办法,那就是在全美实现彻底的、完全的禁枪。其实,许多美国政治家和公民都已经充分明白这个道理,并已经付出努力推动法案的提出与通过。然而,步枪协会(Rifle Association)等强大的利益集团,以及站在他们身后的手眼通天的跨国军火公司,使有识之士的努力付之东流。

进一步追问,这种境况又是如何造成的呢?这或许就要追溯到美国立国之本了:正是“完美”的美式民主,尤其是其中所孕育的曾让美国人民引以为豪的代议制政府(representative system of government)以及与之相伴相生的游说集团(lobbies)为这些群体俘获政府、绑架国策提供了温床。

“是时候搞一个大新闻、做出一个大变化啦!”这句话如此耳熟,究竟是谁说的?小布什曾就此许下承诺,奥巴马也承诺了,希拉里-克林顿也承诺了,特朗普也承诺了;那么,谁又会是下一个呢?


作者简介:

作者王鹏,系亚太智库研究员,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亚太日报观察专栏作者均为资深新闻从业人员和国际问题专家,长期从事国际报道,他们秉承亚太日报原创、独家、深度、开放、联动的理念,以独特的视角评述当今国际大事。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