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边要与时间“赛跑”,全力救治防护,另一边要与供应“过招”,满足民众生活需求,面对“双线作战”,中国出现了诸多跨界合作与行业爆发,催生了“疫”外经济。
“不下车,不开窗;三天量,一整箱,一键送到后备箱。”这样的宣传语来自于中石化,疫情之下,首农、盒马等生产基地和零售商与其合作,在北京、杭州的部分网点供应新鲜蔬菜外,还进一步扩充了线上订购、送货上门业务。
武汉市近日则在全市范围内专项招募志愿者,在当地小区内为居民提供食品药品代购代送等服务,“学习强国”APP是报名志愿者的通道之一,如此契机让志愿者们发现应让外卖平台入驻“学习强国”,以便了解订单的具体信息,这也让“学习强国”开始思考加入基于生活服务的内容。
需求促成合作。互联网平台饿了么口碑、美团与“学习强国”APP联手,在“学习强国”APP的“在家购物”频道中接入外卖服务。
饿了么口碑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作为本地生活服务的平台,我们和‘学习强国’合作,一起来解决武汉市民的现实生活需要。只要是有利于武汉抗‘疫’的,有利于当地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的,我们都会不遗余力地去做好。”
跨界合作之外,还有行业爆发。从目前来看,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生鲜外卖、娱乐游戏、互联网医疗等均收获了一波快速增长。
QuestMobile发布报告称,在全国积极抗“疫”的环境下,相比1月,在春节后两周,综合电商行业新增用户中,来自三线及以下的下沉地区的占比扩大至近70%。同时,居民响应号召,减少外出采购,生鲜电商平台凭借到家服务,成为用户实现必需消费的选择,用户规模与使用时长增长明显。
疫情下生活物资需求猛增让相关企业迎来“大卖”。例如,疫情暴发以来,速冻食品在线上电商渠道的销量暴增。据思念食品统计,其销量增长超往年同期20倍之多,就连在大卖场的需求量也较往年同期增加了80%。
据企查查数据,中国速冻食品企业多达73160家,主要分布在中原以及沿海地区,山东拥有最多的相关企业,共8776家;其次的河南拥有6625家,且落户有三全、思念两个头部“大厂”。但河南等其他中原地区因紧邻湖北而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一段时间的停工停产叠加需求大增,让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7万多家大小企业们的复工运转将填补目前的市场需求缺口。因疫情而“走俏”的速冻食品,也让民众认识到它的便利,短期内提高了家庭渗透率,能否持续收获更多消费群体与未来更广阔的市场仍待观察。
“只要想动,客厅也变健身房”,类似的话语在疫情期间常出现在社交平台,线上健身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头部线上健身企业纷纷下场加入了“客厅狂欢”,直播健身应运而生,“14天线上训练”等课程备受欢迎。
通过企查查了解到,线上健身新增企业逐年递增,2014年开始增速加快,2019年新增达峰值6583家,2020年依然在增长,截至2月27日,今年一共新增了626家。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指出,随着2019年中国人均GDP迈上1万美元台阶,居民消费升级向质量高度、市场深度、产品广度的“三维”拓展将是长期趋势。
“这一趋势不会因短期疫情而扭转,相反有望在疫情后强化,成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程实说。
他进一步表示,以居家办公、线上教育等“宅家经济”的井喷为标志,疫情期间中国经济“被迫”冲破诸多路径依赖,系统性地重塑了消费习惯和商业模式。在疫情平息后,新习惯和新模式仍将部分延续,从而以“线上+线下”的新零售、云服务改造消费端,以物联网、智能制造变革供给端,促使中国经济开启新形态。
(来源: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