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朝鮮心臟“平壤”

亚太日报

text

2012年4月10日,記者坐著飛機前往“朝日鮮明之國——朝鮮,來到朝鮮的首都“平壤。

第一章說過,朝鮮多山,有一塊平坦的土地則顯得彌足珍貴。平壤,因名得義,就是平坦的大地。大同江和它的支流普通江穿平壤城而過,使得平壤成為了一座有著好山好水和上千年歷史的城市。

因古時遍佈柳樹,平壤又稱“柳京。朝鮮政府提倡植樹造林並推動環境保護的政策,特別是朝鮮領導人金正恩上臺以來,對綠化的要求很高,記者經常見到朝鮮人在路邊草坪澆水、除草、修剪。平壤市民的人均綠地面積非常高,所以平壤有著“花園城市的稱號。

記者駐外兩年多以來,呆在平壤時間居多。平壤作為朝鮮的首都,也是朝鮮的“模範城市。平壤樓層林立,車輛密集,道路與其他城市相比較而言品質很高,多為水泥路和柏油路。對著道路一側的樓房外立面也會有很鮮豔的塗層,最大的特點是,靠路面一側的陽臺是不允許晾曬衣服的,並且大都在陽臺上擺放花草植物,讓路過的車輛和行人感到賞心悅目。

記者每次去朝鮮外地數日採訪歸來,因為有強烈的對比,會從內心覺得平壤真是“國際化的大都市。特別是將入平壤城區的時候,道路平坦,車速加快,高樓映入眼簾,車水馬龍,人群熙熙攘攘,還可以很方便地去喜歡的餐館就餐,倍感親切。

平壤作為首都,有“模範城市的稱號。如果人們獲得平壤戶口,那將是極大的喜事。比如朝鮮的體育代表團在賽事中得到金牌,就會被授予“平壤戶口。有人傳言說平壤沒有殘疾人,因為一旦殘疾,就會被送出平壤;還有傳言說,朝鮮女人不能穿褲子只能穿裙子……但是就記者所見,以上傳言皆不屬實。

平壤作為“模範城市,市民都有著較高的素質,不會橫穿馬路,等公車會排隊,垃圾不會亂扔,治安情況較好,打架鬥毆也很少見,更鮮有沿街乞討的現象。有一次,記者在駐地附近小巷遛彎,見到一位女子把吃剩的玉米棒扔到路邊圍牆內,隨即便遭到路人指責,甚至被很嚴厲地呵斥,之後她就繞到圍牆內,把扔掉的垃圾拿了回來。這件小事充分反映了平壤市民對自己的環境有多麼愛護。

不能說平壤城一塵不染,但絕對乾淨整潔,就記者所見多個城市而言,平壤確實是市容市貌非常優良的城市。

有段歷史不得不講,1950年6月25日到1953年7月27日,平壤在歷時三年的朝鮮戰爭中受到重大破壞,平壤市區幾個海拔200多米的小山丘,都被夷為平地。曾經有人感慨:“平壤被完全炸平了。如今的平壤,是在朝鮮戰爭之後,才重新建設到現在這個樣子。

此外,朝鮮和韓國簽署的是“停戰協定。據記者個人理解,從嚴格意義上講,兩國現在仍然是戰爭狀態,只是暫時不打了而已。2013年上半年半島局勢緊張時,朝鮮曾宣佈“朝韓停戰協定無效,並宣稱朝韓關係進入戰爭狀態,甚至建議在朝鮮各國使館人員先行撤離,更讓世界知道了一個新詞彙——朝鮮“一號戰鬥值勤狀態。記者也親身經歷了一段朝韓關係“劍拔弩張的緊張時期。

朝鮮的首都平壤,平坦的大地,記者也希望,平壤能有一個新的含義,那就是——“和平的大地。

平壤牡丹峰上古城牆石碑——平壤城。

平壤市火車站站前廣場,上面的標語寫著“朝鮮的心臟——平壤。新華社記者曾濤攝

鳥瞰平壤——江為大同江,廣場為金日成廣場(意義相當於北京天安門廣場)。此圖拍攝於平壤最高建築主題思想塔,當時正值2012年朝鮮雨季,河水暴漲且渾濁。新華社記者曾濤攝

平壤又稱“柳京。此為平壤柳京大廈,是一幢未完工的摩天大樓,整體結構成三角金字塔型,斜面角度為75度,共105層,高330米。據稱,柳京大廈原計劃成為擁有3000間客房的超級大廈,並成為全球最高的飯店之一,計畫於1989年開始營業。然而自從1982年開始建設至1992年完成結構工程後便一直停工,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爛尾樓,至今也未啟用。新華社記者曾濤攝

平壤鳥瞰圖,遠處為柳京大廈和倉田街住宅。新華社記者曾濤攝

平壤鳥瞰圖,高樓林立。新華社記者曾濤攝

平壤鳥瞰圖,遠處為羊角島酒店,獨處江中小島,易於管理,所以很多國外遊客都會被安排到此間酒店。新華社記者曾濤攝

平壤鳥瞰圖,遠處為舉行10萬人阿裡郎大型文藝演出的五一體育館。新華社記者曾濤攝

平壤鳥瞰圖,遠處為山,也能看出此處土地之平坦。新華社記者曾濤攝

鳥瞰近景,頭像為朝鮮金日成主席頭像。新華社記者曾濤攝

2011年10月5日,朝鮮平壤,朝鮮前領導人金日成的頭像被懸掛在民居上。荷賽新聞獎日常生活類單幅一等獎:朝鮮。作者:Damir Sagolj(波黑)

朝鮮路旁的高樓,陽臺無晾衣服,有鮮花擺放。新華社記者曾濤攝

平壤的街道。新華社記者曾濤攝

平壤牡丹峰下路人,衣服也越來越現代。新華社記者曾濤攝

朝鮮路人,同朝鮮男子大多的灰色調相比,朝鮮女子的服裝更加豔麗。新華社記者曾濤攝

朝鮮路人,同朝鮮男子大多的灰色調相比,朝鮮女子的服裝更加豔麗。新華社記者曾濤攝

2012年12月,朝鮮“光明星3號衛星發生成功後在路邊慶祝的朝鮮女子。新華社記者曾濤攝

平壤的“祖國統一三大憲章紀念碑,這座紀念碑象徵著朝鮮與韓國最終實現統一的美好願望。

——————作者介绍——————

曾濤,1984年生於山東,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碩士畢業後,進入新華社音視頻部從事電視工作。2012年4月起,作為第一個電視記者派駐新華社平壤分社,開始了兩年零四個月的朝鮮駐外工作之旅。現任新華社亞太總分社記者。在朝期間,歷經多次朝鮮閱兵、導彈發射、領導人高訪等重大活動。作為電視記者,直面現場,走訪了朝鮮各地,積累了豐富的一手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