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馬朝旭5月5日在《澳大利亞人》報發表文章,題爲《中澳合作:新常態帶來新機遇》。全文如下:
近來,澳各界人士普遍關注中國經濟形勢和走向,一些朋友擔心中國經濟減速對澳大利亞經濟造成影響。當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從要素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經過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長,中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正轉向中高速增長模式。去年,中國經濟增速爲7.4%,今年預計爲7%左右。但正如澳前外長卡爾指出,“中國經濟如保持7%的增長,經濟體量也仍要高于幾年前保持10%增速時的水平”。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第一季度實現平穩開局,GDP增幅7%,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仍遙遙領先。
速度並非中國經濟的全部,看中國經濟還要看結構、看效益。去年,中國經濟總量首次超過10萬億美元,總體增量約占澳國內生産總值(GDP)的一半。中國經濟結構更加優化,國內消費貢獻度上升,服務業發展步伐加快,目前占GDP的48%,更多資源配置轉向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領域,旨在改善民生,中國經濟狀況更好了。
本世紀以來的中國經濟增長推動了澳礦業繁榮。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全球初級産品價格下跌,對澳經濟的確帶來挑戰。但中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是長期的,對鋼鐵的需求是剛性的,澳鐵礦石在中國仍有巨大的市場潛力。2014年,澳鐵礦石對華出口達創紀錄的5.48億噸,同比增長31.6%。目前,澳也在推進經濟轉型。隨著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對服務業、農業、金融、新技術等領域需求將大幅上升,澳在這些領域擁有優勢。2013年,中澳服務貿易額達8.96億澳元,去年有72萬名中國遊客來澳,中國繼續保持澳最大旅遊收入來源國地位。澳大學是中國學生向往的海外留學目的地之一。未來5年,中國進口商品將超過10萬億美元,對外投資將超過5000億美元,出境遊人數將超過5億人次。我們有理由期待更多的服務繁榮、農業繁榮、基礎設施繁榮等等。
機遇就在那裏,關鍵是能否抓住。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中澳合作面臨三個重要機遇:一是雙邊自貿協定即將正式簽署、批准、實施。這將爲提升中澳經貿關系水平注入新的動力。以2013年預測數據顯示,中澳自貿協定實施後,兩國貿易增量可超過160億美元,約占2013年雙邊貿易額10%。二是澳以意向創始成員國身份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中國期待同包括澳在內各方一道努力,將亞投行打造成一個實現互利共贏和專業、高效的基礎設施投融資平台,爲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做出貢獻。三是“一帶一路”。習近平主席提出並在博鳌亞洲論壇年會上進一步闡述了“一帶一路”合作倡議。“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之一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澳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重要國家。中澳兩國可以發揮經濟、技術、資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互補優勢,推動構建中澳全面戰略夥伴關系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對接,爲兩國各自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強大動力。
2014年11月,習近平主席成功訪澳,這是一次兩國關系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的訪問,對中澳關系産生重要深遠影響,積極效應持續擴大。目前,中澳自貿協定後續工作穩步推進,有望盡早生效實施。悉尼人民幣清算行業務正式啓動。首批獲得“科倫坡計劃”獎學金的澳留學生開始赴華學習。習主席訪問在澳大利亞掀起“中國熱”,赴塔斯馬尼亞州中國遊客數量同比增長60%。新州、北領地、塔州等多個地方州、區領導人先後訪華,地方交流蓬勃發展。中澳關系發展的動力更加強勁,前景更爲廣闊。
能否將潛在的機遇轉化爲實實在在的成果,最終還取決于能否轉變觀念,能否改革創新,能否開拓進取。中澳雙方應共同努力,抓住這些機遇並從中獲益。展望未來,我對中澳經貿合作前景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