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4日電
述評:北斗“牽手”格洛納斯為深化中俄合作“導航”
新華社記者
耿銳斌
史秀麗
張言
為期5天的首屆中國—俄羅斯博覽會4日在哈爾濱落幕。兩國在衛星導航系統達成的合作協議成為會上最大“亮點”。中俄衛星導航合作諒解備忘錄的簽署被視為雙方在重點項目合作中邁出的堅實一步。
輿論普遍關注,與美國GPS、歐洲伽利略共同構成國際導航格局“四強”的北斗和格洛納斯系統實現“強強聯手”,到底能為進一步深化中俄全方位合作帶來什么樣的具體影響。
首先,衛星導航系統是一個國家綜合科技實力的體現,對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同時,它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搶險救災等民用領域應用前景廣泛,肩負著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任。
截至目前,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是唯一能夠獨立實現全球導航定位的導航系統。中國和俄羅斯也正在實施本國導航系統的發展戰略,向實現全球覆蓋的目標邁進。
相對於GPS而言,中國和俄羅斯研發運營的衛星導航系統市場佔有率較低。但是,北斗和格洛納斯兩者相比又各有所長,具有很好的互補性。據介紹,北斗系統偏重於低緯度地區,而格洛納斯系統則偏重於包括南北兩極在內的高緯度地區。
“用戶在同時接收兩個系統信號情況下,將獲得更高精度、更高可靠性的導航服務。”俄格洛納斯非商業集團副總裁別良科說。
負責軍工航天工業的俄副總理羅戈津相信,兩國可能創造出功能全面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獨立於目前市場主流的美國GPS而存在。
根據今年5月簽署的《中俄關於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新階段的聯合聲明》,兩國將開展和平利用核能、民用航空、航天基礎技術研究、空間對地觀測、衛星導航、深空探測和載人航天等領域重點項目的合作。
輿論認為,中俄兩國在衛星導航領域的合作彰顯兩國戰略互信與合作共識,有利於深化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透露說,中俄在對方國家境內建設自己導航系統檢測站的項目將於年內啟動。這不僅是雙方合作誠意的體現,而且還將促進兩個系統的更好融合。
從經濟角度看,中俄合作發展衛星導航產業商機無限。據雙方專家估計,2020年,衛星導航系統可為俄羅斯帶來1萬億盧布(1美元約合30盧布)的收益,而中國衛星導航產業年產值屆時可達到4000億元人民幣。
中俄專家學者預計,有賴於基礎設施和空間技術項目的合作,中俄兩國經貿發展速度此後可能更快。兩國有可能提前實現到2020年把雙邊貿易額增至2000億美元的目標。
“我們在航天相向而行的合作中邁出重要一步,俄方希望同中國在深空探索中攜手向前,雙方兩國高科技合作的時代已經來臨。”羅戈津如此評價衛星導航合作諒解備忘錄的簽署。
業內專家對此評價稱,繼能源合作取得積極進展後,中俄兩國在包括衛星導航在內的高新技術領域尋求大項目合作,可促進相互投資大幅增長,有望成為深化中俄合作的“領軍項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