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7日上午,伊朗首都德黑兰连续发生两起恐怖袭击事件。携带各型枪支和爆炸装置的恐怖分子在位于德黑兰的伊朗议会大楼和伊朗已故宗教领袖霍梅尼的陵墓发动恐怖袭击,射杀议会工作人员和游客,并有恐怖分子引爆随身携带的炸药发动自杀袭击。
此外,在德黑兰的霍梅尼地铁站和霍梅尼陵墓附近1家银行附近也有恐怖分子试图发动自杀袭击。截至目前汇总的消息,在上述袭击事件中共有17人遇难,至少43人受伤。参与袭击事件的恐怖分子被悉数击毙或被伊朗政府抓获。在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不久,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就宣布对事件负责。
尽管自2011年以来,随着“阿拉伯之春”浪潮冲击和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迅猛崛起,中东多国陷入政权颠覆和内战中,地区总体安全形势持续恶化,各种恐怖袭击事件丛生,但伊朗国内一直比较安定,近年来罕有发生大规模恐袭事件。
然而,此次在议会大楼、霍梅尼陵墓等显要地区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打破了多年来伊朗国内来之不易的安全稳定局面。对于这样一个可能在当前和未来对中东地缘政治和国际形势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外界应予以足够重视。本文将从五个问题入手,对这起恐袭事件展开分析、评判。
问题一:为何遭袭的是议会大厦和霍梅尼陵墓?
就这起恐袭事件显示的特点而言,恐怖分子对袭击地点的选择,明显事先经过了仔细策划和研究。遭到袭击的伊朗议会大楼位于德黑兰市中心,汇集了伊朗政界许多重要人物,也是伊朗目前政治体制和民主制度的象征。
而同时遭到袭击的伊朗已故宗教领袖霍梅尼的陵墓,则是昭示着伊朗伊斯兰革命及现行政体意识形态合法性的重要标志。这两处堪称伊朗“心腹重地”和“精神圣殿”的建筑物遭到袭击,不仅意味着伊朗的政治核心地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安全威胁,更是对伊朗政权及其意识形态的示威和挑衅。
问题二:恐怖分子的袭击手段属于哪种类型?
这次恐袭事件,属于比较典型的费太因式恐怖袭击,即指以人体或有人驾驶的运载工具为爆炸装置载体,并依靠人的自主性实施机动,贴近或接触目标后引爆携带的爆炸装置或以撞击目标的方法直接摧毁目标的袭击方式。
简言之就是自杀式恐怖袭击,恐怖分子“小股多路、相互协同、多点袭扰、战斗至死”,不仅在袭击过程中造成了大批人员伤亡,还在与伊朗军警交火的过程中表现出一定战斗力,似乎表明整个事件背后有专业人员参与策划执行。
问题三:如何评价伊朗方面的反恐行动?
据BBC报道称,近期伊朗情报部门已成功阻止了一系列在ISIS影响下谋划的恐怖主义活动,但仍难免有少数“漏网之鱼”,结果就发生了后面的德黑兰恐袭事件。不过,尽管事发仓促,但从现场处置情况来看,各处遇袭地点的伊朗安保人员应对较为得力,表现得也很英勇。
议会大厦遭袭时,不少议员正在开会,楼内还有不少各部门工作人员,多亏伊朗保安殊死抵抗,与恐怖分子展开激战,才得以拯救大量无辜生命。而后续来援的警察、执法部队、革命卫队则迅速完成了围歼嫌犯、封锁现场、排除爆炸物等一系列任务,总体表现出较高的警备意识和较强的战斗力,也说明伊朗强力部门对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协作应对能力都是不错的。
问题四:恐怖分子来自何方?
袭击事件甫一爆发,ISIS就对事件责任进行“认领”,显示出极端组织很可能实现了对伊朗内部的组织和思想渗透。对此,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里扎·赛佛拉伊也在接受国家电视台访问时表示,参与德黑兰恐怖袭击的恐怖分子是从伊朗国内多地加入ISIS的。
而据BBC分析称,最近数月,逊尼派团体加强了波斯语宣传力度,目标是伊朗国内不安定的少数逊尼派。
由于此前伊朗的军事和国际政治行动大多聚焦于海湾地区,因此人们很容易忽视伊朗还与外高加索诸国、中亚国家,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等国接壤,且其国内少数民族也有上述国家主体民族的亲缘性民族。
考虑到目前中亚、阿富汗等地安全形势持续不稳定,并且近年来上述国家内的许多本地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组织纷纷向ISIS宣布效忠,同时在伊朗的西部、北部边界也长期存在着以“真主旅”为代表的逊尼派穆斯林极端组织,因此参与恐怖袭击的人员的来源具有一定广泛性。
而据BBC分析,恐怖分子很可能是来自伊朗国内聚居于胡齐斯坦省的阿拉伯人及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等地的逊尼派少数族裔。
尽管伊朗对国内逊尼派少数族裔严格管控和防范,包括执行较严格的控枪政策,但随着近年来极端组织对伊朗周边不断渗透,再加上这些地区长期活跃着一些反政府武装,这些因素都使得伊朗国内始终存在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也警示着伊朗目前的国内安全和社会控制政策可能存在漏洞。
问题五:伊朗将采取何种反制/报复措施?
袭击事件爆发的时机正值斋月和伊朗总统鲁哈尼刚连任不久的“敏感期”,这些都使伊朗对袭击事件作出强硬反应的可能性加大。
首先,尽管在事件爆发后,伊朗政府迅速宣布已恢复对事态的控制,同时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也在伊朗国家电视台发表讲话,表达了对极端组织的鄙视以及伊朗将继续支持打击极端组织的行动的态度,但这次对权力中枢的严重挑衅,仍使得伊朗在近期很可能采取对极端组织的新一轮直接报复行动,并在可预见的未来进一步强化对伊拉克、叙利亚现政权等反恐力量的全方面支持,乃至增派武装力量参与打击极端组织的作战行动。
其次,恐袭事件发生后不久,伊朗革命卫队即声称这起极端组织主导的恐怖事件与美国支持的沙特政权有着密切联系,而这也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伊朗国内政治保守派的对外立场。
结合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于伊朗现政权的敌视态度,近期部分阿拉伯国家对政治立场接近伊朗的卡塔尔采取集体断交行动,以及近期特朗普访问中东引发的新一轮海湾国家打压伊朗的政治行动,都给未来海湾地区的国际政治走向增加了新的变数。
此外,在德黑兰恐怖袭击事件爆发后不久,俄罗斯总统普京即表示了对极端组织恐怖分子的谴责和对伊朗的支持,考虑到此前俄罗斯谋求强化其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的行动,在未来伊朗也可能会加强与俄罗斯的合作。
(来源: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