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新華國際客戶端記者佘勇剛)由於厄爾尼諾現象,最近一周來,高溫天氣在印度持續肆虐,首都新德里的最高氣溫逼近45攝氏度,東南部一些地區的最高氣溫甚至達到48攝氏度。截至28日,印度部分地區高溫天氣導致的死亡人數已超過1700人。
【“魯”和“古爾達”】
沒有親歷印度的夏天,恐怕很難理解印度“暑魔”的厲害。由於北部有喜馬拉雅山和興都庫什山脈阻擋冷空氣,南部又草木稀疏沒有緩衝帶,每年雨季來臨之前,從塔爾沙漠等沙漠地區興起的熱浪就在印度盡情肆虐,印度北部的當地人為這種熱浪專門起了個名字“魯”(Loo)。魯兼具極度乾燥和高溫的特點,傳說其過境之處,草木凋枯、鳥獸死亡、行人辟易。
與中國人夏天喜歡穿短袖相反,酷暑中多數印度人保持穿長袖。最為簡易的衣服是無領或圓領的“古爾達”,棉布質地,肥大寬鬆,袖長至手腕,下擺至膝蓋。這種衣服透氣吸汗,能夠保持身體乾爽,使皮膚避開烈日的烘烤。
【“嫌貧愛富”的暑熱】
面對酷暑,最好的策略就是“躲”。位於印度北部的喀什米爾、西姆拉、大吉嶺都是避暑勝地,每年夏天都有大量印度富人在這些地方停留,看看雪山、品品紅茶,對於有條件逃離的人,連消個暑都這麼愜意。
在國內尚且如此,出了國,印度富人的選擇則更多。據說德里人喜歡去歐洲避暑,而孟買人的選擇就有些魔性,他們的目的地更多是東南亞。
對於沒有這種消暑條件的中產階級,熱天只要躲在房子裡不出去就沒問題。如果房子裡有電風扇、空調,就更熱不著。如果害怕停電,有條件的就購買發電機,或者購買當地流行的一種配備有蓄電池、能用於臨時儲電供電的逆變器。
今年的酷暑再一次在德里引發了風扇大賣,以及隨之而來的電力短缺。德里的古爾岡現在每天停電達10小時,34歲的當地商人馬尼什·辛格告訴新華社記者,高溫尤勝往年,人們只能待在家裡,由於很少能有電力供應,空調也變得沒用了。
辛格說:“什麼都停了,即使一天洗6次澡也打敗不了高溫。”
有些人可以躲,然而有些人或是躲不了、或是躲不起。被暑魔奪去生命的主要窮人,包括農民、無家可歸者、街頭小販、建築工人以及三輪車和卡車司機等。他們大多從事戶外活動,而且迫於生計,不能或不願停下活計去乘涼。
【抗暑“黑科技”】
為了應對電力短缺,一些當地建築師早就開始嘗試用環保的建築工藝來節約用電,比如加厚牆壁、在房子周圍種上“樹牆”,通過地道系統降溫等。
如此高溫下,如果連家裡都待不下去,那就去找個陰涼地兒打個盹吧。德里的公園樹下,很多市民平躺著,或是聊天,或是安睡。
不只是普通人難耐高溫,連印度教的苦行者也表示受不了了,在北方邦安拉阿巴德(Allahabad)市,一名苦行者躺倒在地上。
不僅人類在為高溫發愁,就連粉紅之城齋浦爾的猴子也受不了。它們紛紛跳進廟裡的水池,還有的喝起了遊客帶來的礦泉水。
年年深受高溫之害的印度人民也開發出一些黑科技。拉賈斯坦邦的農村地區還流行一種奇特的避暑方法,很多人的長衫口袋都是鼓鼓的,蓋因他們在口袋裡放了去皮的洋蔥。當地居民認為,洋蔥可以吸收身體熱量,起到降溫避暑的效果。
在印度駕車,時常會詫異許多道路旁邊都沒有路沿石或是防護欄,而是較為寬闊的泥土路。原來,在盛夏陽光的照射下,柏油路面的溫度有時甚至會超過60攝氏度,滾燙的路面使得那些習慣於赤腳行走的人根本無從下腳,而此時泥土路的溫度相對低很多,這就方便了步行者。
這就是高溫酷暑下被烤化的印度馬路,你,想來試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