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湾學生運動落幕,“核四抗爭又起,民眾頻頻走上街頭尋求“台灣式民主。台湾媒體联合报29日发表題為《台灣能淪落到聽命街頭群眾指揮?》的社论,以下為部份摘編:
在占院的學生列隊退場後,有秩序的學運嘉年華宣告結束;取而代之的,是各路群眾“遊擊式的街頭抗議。從稍早的包圍中正一分局事件,到近日的“立法院擋人叫囂,乃至沖突式的當街趴車阻擋,都是隨機發動的群眾事件;街頭的情緒好像隨時可以被一根火柴點燃。如果情況繼續失控,不僅台灣的法治不保,整個體制也將失去正常運作的能力。
這樣的情況,不能不令人感到憂心。第一,“遊擊式的抗議與襲擊,容易引爆沖突,危及不特定民眾的安全。第二,在情緒交互感染下,示威者容易自以為是正義化身,進而在街頭“獵巫,對不同立場的人表達敵意。第三,街頭群眾一面倒的情緒,容易被過度放大,更不利於社會的理性對話。第四,政府若一直無法回應或處理街頭的躁動,不僅政務無法推動,也讓沉默的大眾為社會失序感到惴惴不安,甚至覺得進入了無政府狀態。
不可忽略的是,街頭的呼聲四起,正是由於體制內的機構遲遲無法解決國家的政策問題,民眾感到不耐,才會走向街頭。包括馬英九的優柔寡斷、行政部門的荏弱消極、立法部門的僵峙癱瘓、在野黨的無理取鬧,在在顯示了政府的失能。長期以來,一般民眾或許習慣了藍綠陣營的吵吵鬧鬧;然而,當年複一年都在爭執同樣的議題卻始終找不出解決途徑,不論這樣的朝野“共業是三七開或五五波,人民已經沒有耐性再聽雙方的指控與托詞。
因此,當“立法院外的群眾擋在門口揮手叫閣員“回去開會時,那些官員們面對這樣的羞辱,不會感到汗顏嗎?但反過來看,對照因學生占領二十三天而停開的國會,重新開張的“立院依舊在那裏打打鬧鬧霸占主席台,立委們有受到學運的任何震蕩教育嗎?顯然沒有。可以說,“反服貿學運將全部矛頭對准行政部門,卻忘了鞭策“立法院,也忘了向反對黨施壓,結果便錯失了問題焦點。以致,學生撤退後,一切又回到原點。
由此可見,群眾運動雖能對社會人心及秩序造成強烈沖擊,卻終非解決政策爭議的有效手段。轟轟烈烈的太陽花學運,雖迫使服貿協議退回原點,甚至導致蘇貞昌退選主席;然而,朝野立委均依然故我。更遺憾的是,學運被王金平和柯建銘聯手出馬勸退,這種“結盟般的關系,形同學運為兩名關說者戴上“桂冠,使得學運對“立院的怠惰絲毫無法施加道德壓力。這個結局,豈不反諷之至?包括幾名民眾在大街上強行攔阻蔡正元座車,演出“以暴易暴的驚險場面,難道是民主社會所應有?
就未上街民眾的立場看,這一個多月的街頭騷動,便更令人感到鬱悶與苦澀。台灣若是“立法院、“行政院何以可隨便任群眾攻占,而警方還必須站在門外幫他們維護安全?群眾屢屢造成滋擾,警察將其驅離又被迫許可他們回去,然後再派出大批員警加以保護;縱使完全不計算警力成本,這種“鄉願治國術,要如何維持秩序?又要如何維持人民對公權力的敬意?
一個多月來,人們看到群眾現場無數的警察垂頭無語、勞而無功,看到民眾追著官員叫罵,看到政府不能動彈,看到政府決策被街頭標語推著走,這是台灣自豪的民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