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评论员余海秋
泰国3月24日的大选已完成计票,根据非官方统计数据,巴育领导的国家公民力量党获得选票最多,将联合其他政党成功组阁。巴育有可能成为拉玛十世王朝第一位民选总理,顺利实现从军人政府向民选政府的过渡。自1932年以来的泰国民主政治即将掀开新的一页。
临时宪法第44条为军方执政提供了法理依据
军方执政长达近5年既有复杂的现实政治因素,也有关键的时间节点因素。从民意基础上看,在经历了频繁的政治变革后,泰国各方俱疲,厌倦街头政治带给国家和民众的伤害,渴望政局相对稳定是各方共同呼声;从客观现实看,各方政治势力旗鼓相当,除了军方,并没有可以独挡一面的大党迅速崛起;从关键的时间节点看,从2014年开始,屡次传出拉玛九世身体状况恶化的消息,使各方政治势力大多以观望心态等待局势进一步明朗;应该说,作为拉玛九世国王的最后一任总理,和拉玛十世的第一任总理,军方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重要的“稳定器”作用。而2014年7月23日颁行的临时宪法第44条,为军方执政提供了法理依据。
卸下戎装,投身国家改革治理
泰国近现代史上不乏军人干政的先例。此次巴育以国家公民力量党党魁身份竞选总理,开启了军人干政的新路径,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投身国家改革治理。在近五年时间内,军方试行了众多的国家治理模式和措施。从宣布泰国进入紧急状态到颁行临时宪法第44条;从制定泰国中长期发展规划到提出泰国4.0战略,以及东部经济走廊的有序推进等等,都体现出军方为提升执政的法理性和效率所作的努力。
继续前行,应对严峻挑战
虽然在新一轮大选中,巴育顺利当选第22任泰国总理。但前行路途中,充满了严峻挑战。
首先,尚未能使泰国政治社会的伤口愈合
政治上,泰国军人集团、官僚集团、地方政客所构成的既得利益集团,始终把持着政治主导权,分享着城市发展红利。他信上台后,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为农村民众争取政治话语权提供了重要盟友与契机,从而促成了双方的政治联合。但是,社会分裂被人为利用,最终形成了政治冲突。这种冲突既包括他信与中产阶级的冲突,也包括他信与泰国传统统治阶层,即王室、与王室联系密切的军队和官僚机构。虽然巴育通过民选实现连任,但弥合泰国政治社会伤痕困难重重。竞选时,以塔纳通为党魁的新生代选民、素达拉领导的亲他信政党为泰党及老牌政党民主党的选举主张中对未来泰国发展道路的选择各有侧重,反映出各政党并无弥合政治伤痕的合作意愿。在巴育前行的过程中,惟有在助推国家经济发展、改善中下层民众生活上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方可获得最广泛的支持。
其次,王权影响力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2019年的大选中首开了王室成员试图参与选举的先河,虽然最终出师不利,但带给泰国民众和国际社会带来极大的震撼。国王拉玛十世两次在选举前发布公告,这在泰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也意味着王权影响力得到巩固和提升。巴育后续的执政过程,将更多地与王室协商,在军权—王权—威权的国家治理中继续探索。
泰国国王拉玛十世
再次,民粹力量对巴育执政的影响不可低估。
以塔纳通领导的新生政党,主要依托塔纳通的社交平台网红特性,以及政党团队的新生代多元社会议题招揽人气,塔纳通多次强调一段时期以来政坛各方过分关注政治斗争,而过少关注泰国经济发展,这让国家失去太多机遇,并多次指责巴育政府的独裁统治。从长远看,即使联合组阁,崛起和成长中的新生代,不仅参政意识不断加强,且竞争实力也在提升,其民粹的力量有进一步抬头的趋势,对巴育执政的挑战不可低估。
3月15日,泰国企业家塔纳通·宗龙伦吉在曼谷宣布成立“新未来”党参与泰国大选。(新华社发)
作者简介:余海秋南亚东南亚研究院泰国研究所所长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