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强:港股并未A股化 内地资本市场开放仍不够

信报

text

【亚太日报讯】日前,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于《局长网志》以题为“港股A股化撰文,文中指出,香港和上海两地股票市场实施互联互通以来,一直引起很多关注,近日两地股票市场都出现破纪录的成交额,AH股差价更加成为投资者的焦点,而坊间亦开始出现不少讨论,探讨港股会不会变得A股化。

文中指出,其实早在2007年港股直通车的新闻传得沸沸腾腾的时候,市场已经热烈讨论过AH股的差价现象。当时他接受一份内地财经杂志的访问,被问的第一条问题正正有关如何看AH股的差价,会否担心内地股民炒起H股,使香港市场变得非理性或A股化。

陈家强表示,AH股的差价现象实在反映了中港两个市场的分别。香港股市一直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多年来吸引了不少本地以及海外投资者参与,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反观内地市场一直不对外完全开放,两地股市这两个分割的市场,无论在资金来源、投资者组成以至估值上都有着显著的差异。

两个市场的差异亦反映在AH股价的分别上,恒生AH股溢价指数在2007年底曾高见200点,即A股比H股估值高达1倍,其后差价回落,亦到过甚低的水平,直到去年“沪港通开通后A股估值才大幅度超过H股。

另外,对于同一公司拥有相同权益、盈利以至股息的股票,在不同市场上的价值不同,而差价更会随时间不断转变,他相信,是因为个别市场的股价反映了市场的供求情况、当地投资者的投资情绪,以及他们对经济前景的不同评估。

首先,香港作为环球资本市场的一部分,市场上提供各种各样不同的投资选择,相对投资需求来说,供应并不缺乏。如果某一股票或市场估值已经太高,投资者自然会转买其他产品,甚至沽空该股票。相对而言,时至今日在内地市场的投资选择依然较少,投资需求仍主要依靠内地的供应满足,A股价格容易单纯因为供求压力而上升。即使在“沪港通开通后,两市股票仍不能有效进行套戳,解释了为何AH股的差价仍然继续存在。

他认为,更多的交投及流动性绝对不是坏事,一个成功的金融市场是要把不同群体的需求以至情绪综合起来。然而,无论是北水南来还是南水北上,都必须在适度监管的配合下才能水到渠成。

虽然近日港股价格大幅攀升,交投屡创新高,但他并不认为港股正在迈向所谓A股化。相反地,沪港两地依然各有特色,在内地投资者有序参与港股的情况下,港股的价值将更具指标性,香港股市将更能发挥国际金融市场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