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敏在武汉 孔祥敏供图
(抗击新冠肺炎)武汉重症病区女医生:即将告别重症战场
中新网吉林3月17日电 (苍雁 石洪宇)再有十几天,孔祥敏所在的重症病区就要“解散”了,在重症病房战疫一个多月,孔祥敏即将告别重症战场。
天气晴朗,无风。孔祥敏此刻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舒适。
49岁的孔祥敏是吉林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的副主任医师,驰援武汉以来,她始终在重症病房坚守。
最初来到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孔祥敏负责的C12西病区共收治了50名危重症患者。“那时候病区最多能收治50名患者,已经满负荷了。”孔祥敏和队中18名医生被分成三组,实行8小时值班制度。
孔祥敏 孔祥敏供图
“现在只有18个患者,几乎每天都会有患者出院。”孔祥敏说,现在疗区的患者只有两人需要吸氧,目前已无危重症患者。而本月末,中法新城院区将“清空”所有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并在消杀后正式恢复医院原有功能。
对孔祥敏来说,即将告别重症战场。
爱写诗的17床患者和他的妻子都出院了,两名被感染的“90后”年轻医生也康复出院了,这让孔祥敏很欣慰。“至少我们的努力没有白废。”
“刚开始来的时候,休息时也会时时关注医护群里的消息,学习新冠肺炎的防护知识,包括学习每一版的诊疗方案,还有抗病毒药物的更新知识。”孔祥敏独自在住处时,会认真梳理每位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影像和化验检查。结合最新治疗指南,和组长以及其他组员讨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想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医治患者。”孔祥敏说。
此外,孔祥敏会指导患者做呼吸操改善肺功能。“比如让患者做扩胸运动,或者在出院后多吹气球、吹哨。”
和大多数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一样,孔祥敏也会面临“方言难题”。因重症病房里的老年患者居多,老人只会说方言,所以和医生交流比较困难。
孔祥敏会用心学习微信群里发的诊疗时常用词汇方言和普通话的对比,每日背诵几遍。“比如‘要按时其哟’是要按时吃药,好森休息是‘好好休息’。”孔祥敏说。
孔祥敏在重症病区 孔祥敏供图
不可避免的是,孔祥敏也经历了焦躁、失眠。她甚至求助于心理咨询专家,专家给她的“诊断”是:责任心太强,太追求完美。
“是这样的。有的患者没有抢救过来,我会感到自责,会有挫败感。”孔祥敏清楚地记得,39床的患者入院时呼吸衰竭,医生们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每次查房,孔祥敏都会在他床边停留很久,详细询问他的症状,查看、记录生命体征。
老人终究没有战胜病魔,病情逐渐加重,在转入危重病房气管插管后也没能挺过来。孔祥敏内心的挫败感久久挥之不去。
孔祥敏也在牵挂自己80岁的父亲。“我刚来武汉的时候,我父亲并不知情。一直瞒着他。”在事情“败露”后,父亲多次给远在武汉的女儿打电话。“电话里他哭了,他担心我的安全。”
休息的这一天,阳光明媚。孔祥敏决定下楼走一走。“重症病区清空后,我希望可以继续留在武汉,在别的战场上继续奋战。因为说好的,要坚持到疫情结束的那一天。”孔祥敏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