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制裁国际组织?特朗普仍是为了挽救选情

亚太日报

text

美国总统特朗普6月11日宣布美国将对参与调查美在阿富汗战争中行为的国际刑事法院(以下简称ICC)官员实施经济制裁和入境限制,原因是美方认为ICC的调查行为涉嫌违规。据悉,美国的制裁决定受到了包括欧盟在内的多国政要和相关非政府组织的谴责。

近年来,特朗普政府已经多次向有关国际组织实施制裁或者施加威胁。早在2017年,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妮基•黑莉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议上就表示美国正“仔细审视”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及美国在其中的角色,而美国将在考察“他们是否真的严肃对待人权”后决定本国是否继续留在理事会内。随后,制裁的矛头又转向了世贸组织。2018年8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如果世界贸易组织再不改进的话,美国将退出。”同年10月,美国又宣布启动退出万国邮政联盟程序。而就在今年的6月,特朗普在美国新冠病毒疫情白热化的时刻又宣布了退出世界卫生组织的决定。

选情告急 特朗普“向外”谋求“自救”

可以说,特朗普上任以来就开启了国际组织与多边机制的“退群”行动,而近年来这一行为愈演愈烈并不断挑战世人的认知,尤其是美国此次制裁ICC官员更是“跌破底线”。究其深层原因,无疑是美国的总统大选将近。

总统大选对于美国政治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和特殊的时间节点。对于共和党与民主党这样的“选举型政党”来说,总统大选无疑都是本党的“一号议程”。然而,今年的选举是在新冠疫情和反种族歧视运动冲击特朗普政府公信力这一极端特殊的背景下展开的。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在疫情期间表现出的低效率和反复无常不禁让人们怀疑特朗普政府的执政能力;另一方面,乔治•弗洛伊德之死则直接引爆了积蓄在美国社会中的不满情绪,其迸发出的怒火直接延烧到了白宫。毫无疑问,反种族歧视运动引发的大规模社会骚乱以及特朗普本人对这次骚乱的多次堪称“火上浇油”的表态,更是给他的连任蒙上一层阴影。根据今年6月8日发布的CNN民调结果显示,特朗普比前副总统拜登落后了约14个百分点,支持率分别为41%和55%;同时CNN还指出,特朗普总统目前的民意支持率已跌至自2019年1月以来的最低谷。原本踌躇满志的特朗普却遭遇了选情“反转”,因而不得不另想办法“自救”。在内政乏善可陈的情况下,如何寻找并攻击国际“标靶”成了其转移矛盾与挽救选情的不二之选。

制裁ICC官员 特朗普继续向外转移矛盾

此次ICC在美国大选将近的节骨眼上,宣布就美军在阿富汗冲突期间可能发生的战争罪行和危害人类罪行进行调查,无疑让刚宣布退出世卫组织的特朗普再次面对来自国际的压力。首先,这一调查即便没有最终的结果,其过程本身就意味着对美国形象的重大打击。其次更为重要的是,在总统大选逐渐白热化之时,任何有关特朗普政府的负面新闻都会被民主党人牢牢抓住并大肆攻击,这显然也是特朗普政府不愿意面对的局面。因此,多方因素叠加并基于此前特朗普政府多次“甩锅”的惯性,宣布制裁ICC的相关官员就变得不那么令人迷惑了——它不过是另一个升级版的“甩锅”行为。

通过制裁ICC的相关官员,特朗普政府借机向国内民众展示美国强硬的国家态度和强大的国家能力,试图唤起民众对政府的信心与民族情感。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报道,就在美国宣布制裁ICC相关官员的当天,美国白宫发言人凯莉•麦肯内妮就发表声明称ICC的调查是一个“有政治动机的策略”,其目的是伤害美国。同样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美国司法部长巴尔还指责俄罗斯“操纵”ICC,但却未提供相关证据,而这无疑也是出于通过树立“外敌”转移国内矛盾的考虑。

国际舞台“四处点火”不利于美国利益

然而从长远来看,对国际组织与多边机制的抵制与威胁并不符合美国利益。事实上,大部分战后的国际组织是美国凭借自身强大的综合国力和超然的国际地位而主导建立的,长期以来都是维持霸权和话语权的重要载体。而一些非西方发展中国家针对国际组织“提升包容性”的改革呼吁与方案也并没有也无意“另起炉灶”。但特朗普政府却把这些要求视为“修正主义”,其抵制、退出甚至制裁国际组织的霸道行径与美国历届政府对多变国际机制工具主义的态度既一脉相承又有所升级,也将进一步使美国在国际上丧失道义与话语霸权,从长期来看还会激发包括欧洲国家在内的越来越多国家的不满,盟友们的“貌合神离”也将愈发常见。就在6月14日,欧盟外交事务高级代表博雷尔宣称欧盟并不会在中美紧张的关系下“选边站”,相反欧盟会“走自己的路”同时与北京和华盛顿为共同利益而合作。

从相对意义上来看,美国仍然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对维护国际秩序负有重要责任。而近年来特朗普政府动辄宣布“退群”并对相关国际组织进行威胁或宣布制裁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不仅“打了自己的脸”,而且从根本上不利于国际秩序的稳定。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