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開通"滬倫通",將對A股影響幾何?

環球老虎財經

text

財經評論員、專欄作者郭施亮

近年來,隨着“互聯互通”機制的加快推進,“互聯互通”已經成為當下家喻戶曉的重要話題。而在近日,隨着“滬倫通”概念的再度提及,A股市場的“互聯互通”推進進程也再次得到了市場的高度關注。

縱觀近期頒佈的中英聯合宣言,其中,在宣言中也強調了雙方支持上海證券交易所和倫敦證券交易所就互聯互通問題開展可行性研究,由此也進一步強化了“滬倫通”概念的升溫。

事實上,就在今年的9月份,即在第七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中,雙方已就加強資本市場長期合作,支持上海證券交易所和倫敦證券交易所就“互聯互通”開展可行性研究等問題開展了初步的溝通。與此同時,就在近日,管理層亦擬計劃港交所聯結倫敦與香港大宗商品市場的“淪港通”,以進一步助推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至此,雖然上述措施仍未有顯著的進展,但卻給予了市場無限的猜想。與此同時,回顧最近一年多來的市場舉動,實則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A股市場的國際化步伐已經在加快提速,而從最近幾個月的A股對全球市場的綜合影響力分析,A股的國際影響力已經大幅提升,並對全球股票市場構成舉足輕重的影響。

實際上,自2014年以來,A股市場就已加快開展“互聯互通”的進程。其中,從去年11月“滬港通”的正式通車,到今年年中的中港基金互認政策的實行,而後到如今深港通政策的加快推進,實則也反映出A股市場的國際化地位正得到不斷地加強。

從本質上看,隨着滬港兩地“互聯互通”機制的逐步落地,實則也具有着諸多重要性的意義。其中,為香港及內地市場帶來了資金雙向流動的影響,同時亦激活了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拓寬了資金的投資渠道,當屬“互聯互通”模式下的最直接影響。

再者,從“滬港通”到基金互認,而後到深港通的深入推進,實則已從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並直接提升了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中的話語權。當然,對兩地市場的國際地位也起到了很大的促進影響。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多項重要措施得以落地之際,其最核心之處,莫過於大大提升了兩地市場之間的“互聯互通”模式,並加速實現了兩地資本市場的開放程度。與此同時,亦減少了人民幣與港幣之間的互換限制,間接助推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進程。

時至今日,距離“滬港通”正式通車已有近一年的時間。然而,在“滬港通”即將迎來“通車”一周年的紀念日之際,“滬倫通”概念的提及,卻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市場的熱議。對此,我們嘗試作出這樣的猜想,如果開通了“滬倫通”,又將會對A股市場影響幾何呢?

在筆者看來,無論是對“滬港通”,還是對“滬倫通”,其落地所帶來的直接影響,莫過於進一步強化兩地乃至多地之間的“互聯互通”機制,同時亦在很大程度上助推兩地及多地市場的發展,以達到互利互助的局面。

與此同時,與“滬港通”相比,“滬倫通”的通車將進一步助推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同時也從很大程度上提升A股的國際影響力。此外,因兩地市場之間存在諸多的差異性,這也將會直接加快國內資本賬戶的開放程度,為A股的國際化擴張之路掃除障礙。

但是,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就目前而言,對於“滬倫通”的通車,仍然處於研究的階段,而要想其正式推出,或許也是為時尚早。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兩地市場之間的運行機制、交易制度等問題存在巨大的差異性;另一方面則需要充分考慮到兩地市場之間的時差以及投資者投資風格存在巨大差異性等問題。

其中,就以兩地市場的投資者投資風格的差異性為例,對於當地而言,因當地市場的法律法規相當完善,且具備成熟的監管體系,而在當地市場的長期投資回報率方面,亦能夠給予投資者較好的預期回報率。由此一來,當地投資者也更傾向於長期性的價值投資。

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國內市場,因市場的投機氛圍濃厚,而A股市場卻長期以散戶作為主導。由此一來,國內投資者的持股周期卻較為短暫,而投資者也更擅長於快進快出的操作策略,並試圖在短時間內牟取暴利。對此,長期下來,能夠真正獲利的投資者卻少之又少。

筆者認為,時至今日,“滬倫通”的推出依舊是一種預期,但要想在短期內得到深入推進,或許並不實際。不過,對於A股市場而言,要想真正提升其國際舞台上的地位,僅依靠迅速做大規模、快速向外擴張的策略是遠遠不夠的,還得需要完善自身潛藏已久的制度漏洞,並提升自身的監管能力以及治市水平。否則,A股市場走向“國際化”的根基並不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