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 | 中国判加毒贩死刑被指“报复”,加拿大做贼心虚自欺欺人

亚太日报

text

亚太日报综合 如一

近日,加拿大人在华涉毒案宣判。8月6日上午,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加拿大籍被告人徐伟洪、温冠雄制造毒品120.56千克一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制造毒品罪判处徐伟洪死刑;8月7日上午,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加拿大籍被告人叶建辉、卢汉昌等6人运输、制造毒品217.97千克一案作出一审判决,以运输、制造毒品罪判处叶建辉死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判决做出后,加拿大外长商鹏飞对媒体表示反对这一死刑判决,加外交部发言人约翰•巴布科克在徐伟洪被判刑后发表声明称:“加拿大请求宽恕所有被判处死刑的加拿大公民,并呼吁中国宽恕徐伟洪。”

190114171736-01-robert-lloyd-schellenberg-china-court-0114-super-169.jpg

去年就曾有两名加拿大人在华走私毒品被判处死刑。一起是去年1月查获加拿大人谢伦伯格参与的国际贩毒活动,走私甲基苯丙胺(冰毒)达222.035公斤,第二起是去年4月查获加拿大籍被告人范威参与的11人特大跨国贩卖、制造毒品案,范威在其中起组织、指挥作用,且贩卖、制造的毒品数量特别巨大。

依据中国《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应依法判处死刑。中国执法部门依法秉公判案,却被加方指责此举是对孟晚舟案的报复。

19vid-china-canada-videosixteenbyninejumbo1600.png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就加拿大公民涉毒案被判处死刑一事表示,中国法律保留死刑,同时严格控制死刑适用。对危害极其严重的毒品犯罪适用死刑,有利于震慑和预防毒品犯罪。中国法律规定,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中国司法机关对不同国籍的罪犯均依法处理。中国司法机关严格按照中国法律、依据法律程序独立办案。

今年六月,当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宣布对加拿大商人斯帕沃尔和前外交官康明凯提起公诉时,就被加拿大一些人视为是对扣押孟晚舟的报复行动。加拿大把中国公正执法的司法行为当做打击报复,这一心态反倒是暴露出加方做贼心虚。

afp_1um3vb-e1596799490692.jpg

众所周知,孟晚舟案的实质是是美国为了打压华为和中国其他高科技企业而一手策划的一起严重政治事件,而加拿大在孟晚舟案上选择做美国的帮凶,导致当前中加关系陷入困境,加方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加拿大被美国利用,以加拿大公众的利益为代价,为美国少数政客的政治目的和美国企业的商业利益服务。加方不能及时认清形势,纠正错误,推动中加关系重回正轨,却在中国的正当合理判决上挑刺做文章,俨然是自欺欺人,“贼喊捉贼”。

(来源:亚太日报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