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熟的美国疫情,同样耳熟的“双标”

观察者网

text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钟雪萍】

从一开始起,一直关注着国内的疫情,也一直注意到各种声音,有应有的正当批评,但更有凡事不满,指指点点,骂骂咧咧,幸灾乐祸的,无论来自国内还是国外。

一个多月过去了,付出极大代价的中国,疫情逐渐得到控制。而世界却并未因此松口气。恰恰相反,很多地方在看中国热闹的时候,似乎太用劲,来不及明白,这一次,敌人的敌人不会变成自己的朋友;只要是有人的地方,这个“敌人的敌人”六亲不认,还是会找上门来。

最近这两个多星期,美国主流媒体突然转过神来,说,新冠肺炎不是“if”来不来的问题,而是“when”什么时候在美国爆发的问题。股市应声而降,两周之内一跌再跌,钱比命大的政治经济,引领着政界、媒体和社会众生的反应。

两周以来,信息一直并不明朗,也没有准确的数据。有的只是“专家们”大概的猜测。一方面,舆论出现很多批评,说政府没有足够的准备;另一方面,特朗普坚持说,是媒体和民主党小题大作,属于政治炒作,因为,新冠肺炎至多就像一般流感,不严重(既然如此,他当初为什么第一时间就对中国禁飞?), 等等。

老百姓呢,还真不错,基本没人知道真实情况究竟怎样,听天由命。专家说不需要戴口罩,那么,反正市面上也没有口罩可买,个个继续赤鼻露脸,大多还不待见戴口罩的。说真的,谁要想戴个口罩出门都得犹豫再三,做一番思想斗争后,还是放弃。自由吗?

当然,不管特朗普怎么说,病毒不听他的。主流舆论界也大都不听他的,认为美国浪费了这一个多月时间。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其实大家都知道,简单复述一下。

首先,官方不作为。一月份至今,一个多月的“余裕”时间里,基本没有考虑全方位的准备,包括医疗物资和医护人员的准备。当然多年来,在公共卫生领域,政府的投入持续减持,更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另外,即便全国上下都是私立医疗机构,如果真正作为,联邦政府也是可以领头做一些必要的统筹。

西雅图现在感染人数最多,包括40多名医护人员隔离待检确诊。专业人员都认为实际感染人数早就多于媒体报道的数字,但是谁也不知道准确数字。这些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耳熟?

其次,检测确诊困难。直到上个星期,也就是2月底3月初,任何检测还都必须寄到位于亚特兰大的CDC疾控中心去做,来回起码一天都不止。其间测试剂还一度出现质量问题,需要修正。由于检测条件一度苛刻——必须是到过中国或者经由中国进入美国的人员,才能被检测。这样也就导致,美国至今已经没人知道究竟多少人已经感染,具体分布在哪里,等等。这听起来是不是也有点耳熟?

然后,数据政治化。刚刚这两周媒体开始关注见涨的感染人数,却在副总统拿到令箭后,一条指令,便不再有CDC作为官方发布的数字了。在“透明”二字上纠结的朋友们,不知怎么帮着解释这个数据政治化问题?

还有,疫情和不充分的医疗保险之间的问题。美国有近三千万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的人,根本看不起病;外加更大数量的人,尽管有保险,但在每年得重新购买的医疗保险条款里,都有自己得先支付的那笔钱(deductible),往往数字很高。得了自认为小病的人,去看医生等于自费,所以轻易也不会去看病。疫情发生,这些不愿去医院的人自己会怎样,又会给社会带来怎样的问题?

美国今年进入大选年,自称为“民主社会主义者”的桑德斯再次竞争民主党候选人,他是目前唯一提出“医疗权是人权”的政治人物。但他却被广泛视为过于激进,又开始“遭遇2016年”,即,被民主党的大佬们压制,而最终很有可能无法成为该党的总统候选人。

而公共卫生的专家们都很清楚,缺乏全民医疗,在面对各种疫情时,任何一个社会都将面对巨大危险。人们常常会问:为什么一个号称人权为上的国家,一个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却不把跟生老病死直接相关的医疗权视为最基本的人权?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公正而言,这一切大都并不属于特朗普的问题。

不过,有意思的是,不用想象就知道,这其中任何一条,如果放到中国,必定有人视其为大逆不道,必定有人义愤填膺拍案而起,不是中国人和中国文化骨子里的问题,就是中国制度上的问题。而事情到了美国,要么有人会忙不迭出来帮忙解释,要么都是别人不好(据说这一次在某些人嘴里,还成了得让中国人道歉的问题),反正肯定不是他们制度的问题。

怎么理解这纯属“双标”的现象?

对同样的问题,用不同的标准,往往因为权力不对等,于是“大欺小”。“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中国人早就明白这其中权力的双标逻辑。引申到世界范围,照样也是各种霸权关系中双标的写照。

前两天,人们在社交媒体上转发美国福克斯电视台一个节目的截屏。主持人信誓旦旦,要求中国就新冠肺炎向美国道歉,他口无遮拦,毫无顾及,尽兴展现其赤裸裸的无知和种族歧视。

试想,如果有黑人或者美洲原住民,用同样的话语模式向白人提出道歉的要求,这位主持人会作怎样的反应?说得更准确些,黑人和美洲原住民有没有可能/资格用这样的话语模式,在一家主流媒体上作同样性质的表述?

几年前,有一位黑人美式橄榄球运动员,只是在比赛前奏国歌时单膝跪地,以表示支持当时正在美国各地发生的“黑人的生命也是生命”(Black Lives Matter)的抗议活动。之后引发的争论使他在“自由的国度”里失去了继续打橄榄球的资格。

回到这位福克斯主持人,他说的那些侮辱华人的话,即便有人抗议,也不足以让他因此丢掉饭碗。可见,二者相比,对种族歧视的抵制,根本敌不过赤裸裸的种族歧视。

也许有人会说后者指的是一个国家,因此算不上种族歧视。问题在于,从历史和历史遗产的角度看,美国的对外政策从来都与其内在的种族歧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后者直接间接的影响着前者,从未有过间断。

不过,赤裸裸的种族主义者,也可以就是受到种族主义歧视的人本身。这种“自我种族歧视者”并非简单的“汉奸”一词可以解释,而且最好不要马上套这个帽子。

“汉奸”指主观意愿上想投靠的意思。而“自我种族歧视者”却往往觉得自己思想独立,而且先进。他/她们修得真经,学会了运用“先进”(歧视者)的眼光、话语,甚至口气,基本进入下意识的“佳境”,习以为常地“鞭笞”自己:成天左看右看前看后看上看下看,总是哪哪都不顺眼。于此同时,这个“不顺眼”里呈现出的自己,似乎又太知己丑,听惯了先进的“他者”的冷嘲热讽,一旦听到有人表扬,就会浑身不自在,赶紧得先把自己的这个不是那个不是抖落出来,生怕别人觉得他/她们太不谦虚,太拿自己当根葱。

也许,被歧视者面对的更大问题,在于对这个“他者”过于在乎。是时候超越以某种所谓文明为转移的二元思维。站在1949年站起来的基点上,拒绝仰视,拒绝俯视,坦然面对自己的问题和缺点,坦然面对自己选择的道路。近代世界历史已经一次又一次证明,依附强者,或者由于自卑+自大而过于在乎他者,基本都不会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出路。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