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 反恐,需要團結與合作

亞太日報

text

2015年11月14日,在菲律賓馬尼拉,特警在APEC峰會主會場附近巡邏。新華社記者呂小煒攝。

文| 亞太日報特約記者張寧

我和同事11月13日下午飛赴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報導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三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當晚,在馬尼拉的夢鄉中,萬里之外的巴黎陷入血腥和暴力的陰霾。馬尼拉的紅色警戒也隨即拉響,有媒體報導說,“伊斯蘭國”菲國分支威脅要襲擊會場。

信息技術讓地球變小,恐懼傳播的速度卻也隨之加快。暴力陰影下,人們對自己的生存權利憚然驚悚。這個世界並未變得更壞。然而,想要讓世界更加美好,或許需要更多的團結和政治智慧。

飛越九段線

去往馬尼拉的途中,機艙的顯示屏上,清楚顯現從中國大陸南端的香港,向東南斜飛的方向。

飛機劃過的痕跡,穿過南中國海上的U型斷續線。這便是歷史上宣示中國南海主權的九段線。

我們降落的國度,與北京沒有時差。這座機場現在叫作尼諾·阿基諾國際機場。尼諾是現任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的父親,是深受這個東南亞國家人民愛戴的政治家。

1983年8月21日,尼諾飛返馬尼拉,成千上萬的支持者守候在機場,等待他們的英雄。尼諾準備在機場發表演說,號召民眾推翻時任總統馬科斯的統治。

1983年8月21日,尼諾·阿基諾在機場遇刺身亡。 資料圖片。

一聲槍響,在他剛剛走下舷梯後傳來。這結束了尼諾的夢想,也讓遠在美國的太太柯拉松和兒子阿基諾三世一起心碎。尼諾遇難的機場,後來以他名字命名。在尼諾離世三年後,柯拉松當選菲律賓第11任總統,驅逐馬科斯;2010年,兒子阿基諾三世又當選菲律賓第15任總統。

槍擊,又是槍擊。阿基諾夫人當政期間的1987年,軍人策動政變,阿基諾三世遇襲,3名保鏢中槍身亡,他身中5彈而倖免於難,一顆彈頭至今留在頸部。

2015年11月13日晚的尼諾·阿基諾機場,和諧而安寧。身着白色上裝和深色長褲的機場工作人員微笑着用濃重的東南亞口音的英語與中國客人打招呼。

2015年11月14日,在菲律賓馬尼拉拍攝的APEC會議國際新聞中心。新華社記者李鵬攝。

在專為APEC會議開放的入關通道,制服女官員修眉俊目,美豔如花,纖手在我們的護照上敲下印章。

安檢,那根兩尺長的細棍

翌日清晨醒來,電視新聞滾動報導着巴黎發生的系列恐怖襲擊事件。APEC會議舉辦地馬尼拉,似乎感受到陰影。

18日至19日,21個APEC經濟體的代表,將出席峰會。菲律賓警方14日進入警戒狀態,承諾為會議提供“最高安全保障”。政府宣佈高度戒備,這意味着數以萬計軍警放棄休假。

2015年11月15日,位於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APEC媒體中心門外亮起藍、白、紅三色燈,悼念巴黎恐怖襲擊事件中的遇難者。新華社記者呂小煒攝。

我們下榻的酒店和媒體中心,均有“嚴格”安檢。安檢人員想必接受了文明禮貌的明確指令。“早上好,先生”或“早上好,女士”,是他們搜身的開場白。然而輕觸腰間的尋槍動作,似乎不足以應付能夠拆卸槍支零件後分散隱藏的專業人士。檢包則更為隨意。一根兩尺左右長度的細木棍或金屬棒,在包內戳弄兩下,應當是什麼也發現不了。我詢問一名安檢員:“這根棍兒有什麼特殊功能?”對方笑答“沒有”。

2015年11月14日,菲律賓馬尼拉APEC會議國際新聞中心外,安檢人員檢查記者隨身物品。亞太日報記者朱藝攝。

晚間,寬敞的街道上,有些地段的路燈昏暗甚至完全熄滅。每隔數十米,雜草叢生的人行道上,可能突然冒出幾名警察。這大概有助於減少劫案和偷竊。三十年前就駐站于此的同事說,當年電力不至於如此短缺。

分裂,是培養暴戾的土壤

這是一次主題為“建設包容性經濟,創造更美好世界”的APEC峰會。巴黎的壞消息或許會給會議的氣氛增添些肅穆。

代表應當專注經濟議題。倘若有人一定要挑起爭議話題,恐怕會不得人心。100多條無辜生命剛剛離開這個世界,再次印證,人與人之間的隔膜與仇視,已經製造了太多的悲劇。如果手握權柄的人們,仍然嗅不到分裂和自私的危險政治空氣,聽任這氛圍繼續毒害正義與同情心,那麼,嗜血的力量,就會利用機會,不斷製造他們想要的轟動效應。

2015年11月15日,民眾聚集在巴黎聖母院外悼念恐怖襲擊事件罹難者。 新華社記者周磊攝。

歷史上,兩種價值觀勢如水火的局面不在少數。當人們彼此無視對方的訴求,在絕不相交的平行線上瘋跑,用肉體消滅的方式來推廣思想,搶佔上風,這種零和遊戲的結果,不會讓任何一方笑到最後。

菲律賓人尊崇的國父黎剎。 資料圖片。

馬尼拉是見證過許多血淚的地方。西班牙和美國數百年的殖民統治,奪去眾多爭取獨立自由者的生命。菲律賓人尊崇的國父黎剎,便是其中一位。黎剎不是軍人,政客的色彩也並不濃烈。他以筆為武器,用小說和詩歌,喚醒民眾。35歲就被殖民者槍殺的黎剎,證明生命的品質與長度未必匹配。菲律賓人對他的敬愛,體現了對和平主義與精神力量的重視,還有不以成敗論英雄的豁達。

這是一個合適的語境。恐怖主義已成為一個全球現象,西方的一些政治家們,應該摒棄冷戰思維和在反恐問題上實行的“雙重標準”,更多地致力於開展有效的國際合作,多向世界展現團結、妥協與包容的力量。一場劫難,不該輕易淡忘,應當有所教益。

作者簡介:

張寧說,15年的記者生涯,似乎在不斷演繹一路向西的橋段,仍只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初級實踐。

2002年至2014年,張寧在10餘年間,五度轉場,先後在巴基斯坦、澳門、阿富汗、伊拉克和香港駐站。儘管從業經驗豐富,遺憾一直未能“沖出亞洲”。

在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拉克這三個堪稱危險國度的摸爬滾打,令他的肌肉變硬,心腸變軟,略悟生命脆弱而寶貴的意義。

2004年東南亞海嘯、2011年美國撤軍伊拉克、2015年尼泊爾地震……這些重大新聞事件發生時,張寧都在現場,見證歷史。可以說,更多時候他的記者生涯與爆炸、槍擊和災難相伴,與此同時,他也試圖找尋這個世界何以變得如此恐怖和異常的答案。

“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仍不安寧,戰亂、恐怖、災難、災害,幾乎無處不在,今有幸借助亞太日報這一新媒體平臺,與朋友們分享自己的經驗和體會,幫助朋友們了解己身足跡尚未達到的領域,這是我最大的欣慰。”

張寧說,這些對戰地經歷的回顧,絕無自傲自矜成分,更多地是想和同儕分享內心交織的悲欣,共同為尚在硝煙裡煎熬著的兄弟姐妹祈福。過來人的心從未離去,仍與你們相伴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