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APD校園記者”專欄開欄語
**
李大釗先生曾說,青年之字典,無“困難”之字;青年之口頭,無“障礙”之語;惟知躍進,惟知雄飛,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銳敏之直覺,活潑之生命,以創造環境,征服歷史。
當今時代,是信息爆炸的時代,輿論環境復雜多樣,人文環境千姿百態,不同文化和思想的交融互動日益加深。青年學生雖身處校園,但不以此為認知之限;雖未歷滄桑,但才思兼備,意氣風發;在價值多元化時代,他們勤奮學習、勇於探索、奮發向上,在各種社會活動中扮演者極為活躍的角色。
亞太日報攜手“香港青年通訊社”開辟“APD校園記者”專欄,為青年學生提供交流、互動的平台,聆聽他們對社會和生活的思考,對人生的感悟,承接他們目光中投射出的時代力量。
撰文|香港城市大學于露
今年冬天恰逢百年一遇的北極漩渦南下,史無前例的大寒流席卷中國各地,香港即使深居溫暖的亞熱帶也未能幸免。幾場場大雨帶走了香港最後一點殘存的熱度,周末不到十度的氣溫讓人們不禁感嘆這次香港是真的入冬成功了。天寒地凍,妖風四起,暴露在外的皮膚經受著低氣溫的折磨,讓人們迫切地想吃點什麼溫暖自己的脾胃,是時候,打個邊爐了。
打邊爐,俗稱吃火鍋,是香港一種歷史悠久的吃食。在清朝的《廣東通志》中已出現“冬至圍爐而吃曰打邊爐”的句子。而邊爐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宋朝,蘇東坡的《蘇軾文集》中有載“羅浮穎老取凡飲食雜烹之,名谷董羹,坐客皆曰善”。而“谷董羹”便指打邊爐,“谷董”源自像聲詞“咕咚”,即食物被投放進湯中的聲音。由此可見,這“投醪谷董羹鍋內,掘窖盤游飯碗中”的飲食活動,早在古代,便是冬天的不二之選。
火鍋作為一種包容性極大的美食,在不同地區展現著不同的魅力。重慶火鍋鍋底飄香,重在辣;北京涮羊肉羊肉汆水即熟,重在嫩;雲南菌子火鍋菌子鮮美多汁,重在香;潮汕牛肉火鍋牛丸多汁,重在韌。而在香港,火鍋同樣有著與眾不同的性格。
鍋底
香港人善補,不同於川式火鍋追求有侵略性的層層辣味,邊爐十分講究湯底內涵豐富,滋補鮮美。椰青走地雞湯底,把新鮮椰子打開,倒出椰汁,用勺子挖出附著在椰殼內層的嫩白椰子肉,肉質緊實的走地雞處理干淨切成小塊,將椰汁、椰子肉、雞肉一起下入鍋中,倒入礦泉水,大火煮沸三分鐘,再關火悶焗三分鐘,最後湯色清澈見底,鮮甜可口。番茄鳳梨牛仔粒湯底,南方人愛吃鳳梨,大塊的番茄和鳳梨一起丟入鍋中,加入新鮮牛腩一起熬煮,和川味火鍋同樣紅彤彤的湯底卻包含著與眾不同的清新味道。更不要提尋常的老鴨湯底、甲魚湯底、豬骨湯底,每一個熱騰騰的爐子端上來,光是那一鍋湯就足夠靚。
涮料
(響鈴)
除了蘊含豐富秘密的鍋底,香港人在邊爐涮料上也別出心裁。香港靠海,大量的生鮮自然是桌上的常客,而香港人更善於將它們做成各式各樣的丸子。蟹子丸黃白相間鮮艷亮眼,墨魚丸黑白相隔的條紋精致可愛,就連簡單的魚丸也被充滿智慧的香港人填充進了芝士、年糕、沙拉醬等等夾心,讓食客在咬下一口之後充滿無限驚喜。
同時,香港人不滿足於涮煮這簡單的一道工序,往往事先將食材進行加工,而他們所善用的最化腐朽為神奇的一道加工工序,便是炸制。腐皮下油鍋炸制成卷,在滾燙的湯底中匆匆一汆,吃起來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這便是香港有名的吃食“響鈴卷”。急凍鯪魚皮下鍋炸,軟滑的質地瞬間變得酥脆,丟入湯底立刻撈起,全無魚的腥味,滿嘴湯底的鮮美與蛋白質經過高溫烹制後特有的香氣,這便是“炸魚皮”。發好的面筋切成均勻的正方體小塊,放入六成熱的油中,面筋遇熱迅速膨大,最後變成一個圓潤飽滿的金黃球體,再下入湯鍋中,球體中的空氣被湯底擠出,一口咬下去酥脆的外皮背後是爆出的湯汁,炸面筋一向是涮鍋時的不二選擇。
火鍋最美妙的地方在於它讓互不相干的食材在同一鍋沸水中相遇,迸濺出不一樣的美味,同時,它也讓人與人在繁忙疏離的生活中相遇,圍坐在熱氣騰騰的大爐旁,好好聊一聊天,吃一吃飯。這個周末,不如約上好朋友一起去打一次邊爐,讓食物溫暖你的脾胃,度過這個冬天。若你實在想不出來理由向朋友開口,我可以給你一個:
嘿,天冷了,是時候打個邊爐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