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電”就靈一“+”就行

長江商報

text

【亞太日報訊】近段時間以來,行業巨頭布局農資電商的消息紛至沓來,一時間硝煙四起,農資市場頗不平靜。在危機感的催逼下,不少企業也躍躍欲試,大有不電商就OUT了的架勢。

電商是未來發展的大勢,這一點已成為業內共識。然而,電商真是能扭轉乾坤的救命稻草嗎?這塊蛋糕真的那么容易吃到嗎?眾所周知,做電商就意味著燒錢,如果沒有雄厚的資本,完善的盈利模式設計和良好的可操作性,很容易就成了炮灰。

尤其是對于農資電商來說,更有其特殊性,電商跟傳統渠道的沖突怎么解決?線上線下怎么結合?技術服務力量如何配備到位?怎么解決農民傳統賒銷習慣和不會網購的難題?物流配送怎樣做到及時高效?這些難題都是制約農資電商發展的攔路虎,起步之前一定要找到應對之策,農資電商才有可能走得下去。

而且,農民網購消費習慣的養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僅靠微利打價格戰也并不足以贏得農民的“芳心”。盈利難也是電商的一個普遍現狀,需要長期的投入和市場開拓。企業發展現狀和實力適不適合做電商?有沒有足夠的資金和人才儲備?平臺是自己搭建還是借助第三方?單打獨斗還是和其他企業聯合?怎樣才能接地氣打通最后一公里?這些都需要細細掂量,慎重決策。如果沒有考慮周全只是盲目跟風,很可能會導致前功盡棄,傷及元氣。

面對愈演愈烈的“互聯網+”風潮,不少業內人也有著清醒的認識,一位經銷商就向筆者坦言,并不擔心農資電商的沖擊,因為互聯網究其根本只是一個工具,好的產品和服務才是最核心的競爭力。條條大路通羅馬,不只電商這一條。更何況,農資不是一“電”就靈、一“+”就行,電商和“互聯網+”不能包治百病,切不可為了“電商”而“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