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生態圈逐利之戰, 銀行才是最大的贏家

鈦媒體

text

【亞太日報訊】互聯網、科技巨頭不斷的跨領域大動作,讓整個互聯網行業的態勢顯得錯綜復雜。只要是未來掌控互聯網必不可少的細分領域,哪怕此前不是自身的主業,也一定要涉足其中。於是我們看到,支付寶花了2億多想通過“集五福”強行殺入社交圈;微信不斷在移動支付上興風作浪……而就目前來看,最受關注的就是支付這一細分領域。

作為一切消費活動必不可少的中間手段,誰掌控了支付就意味著掌控住話語權和主動權。但理念、策略的不同,導致在支付上的表現形式和發展方向也各有不同。結果自然就是在支付這條線上,有的企業在瘋狂賺大錢,有的企業卻在“嚎啕大哭”。那麼,究竟是誰在賺錢,誰在哭呢?原因又是為什麼呢?

收錢的哭,沒收錢的笑:痛在沒生態

適逢兩會,互聯網領域的代表除了格力董小姐、小米雷軍又坐在一起的照片引發熱議之外,當屬騰訊小馬哥的“欲哭無淚”最受關注,事情的起源自然是被記者追問微信提現收費的根本原因。或許是此事引起了巨大關注,目前騰訊和小馬哥都承受著巨大壓力。馬化騰激動地說到,“我們這個數字近期漲太快了,我跟大家坦白,這個成本現在一個月超過3億!”

甚至為了進一步表示微信的無奈,他進一步表示,“有很多人說你的錢不是有利息嗎?我都算進去了,算上利息收益1月份的成本還是超過3億,而且最恐怖的是還在高速增長,這個東西我們就沒辦法了。我們做一個通道一進一出,卻要承擔這個千分之一,確實是很不科學。”馬化騰的“哭訴”,證明了一個硬道理:微信支付目前確實是沒掙錢,只能靠收錢來補貼虧損。

試想一下,如果微信支付已經賺得盤滿缽滿,即使是一個月的成本超過3億,也不會向用戶伸手。之所以會這樣,就在於微信支付的生態並沒有完全建立起來,目前,微信支付主要集中在生活繳費上,且使用頻次明顯低於支付寶。占領微信入口的京東並沒有為微信創造很大價值,遠不如淘寶、天貓對支付寶的貢獻。而微商通過微信支付收到的錢全是落入自己腰包。甚至在微信提現收費之後,很多微信在朋友圈表示,不用再用微信支付去賺錢。

而支付寶目前雖然在PC上轉賬等已經開始收費,但在移動端的轉賬、體現等依然處於免費狀態。如果微信稱提現銀行會收取高額手續費,支付寶肯定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為爭取用戶,做免費支付是一個燒錢的活。銀行對體系外的支付工具收費高,若沒生態體系去抵消成本,將會被帶入無窮的死循環中。支付寶建立的生態系統,給微信支付上了很好的一堂課。

生態圈中如何逐利?

搭建支付生態如此重要,在支付行業拼搏的企業只能是依靠各自的企業特色和本事去構建一個生態圈。而檢驗生態圈是否完善的唯一標准,就是能否通過支付生態圈追逐到高額利潤。從事支付業務的企業首先要明白的是,從POS機到Apple Pay、第三方支付等,錢只要從銀行出來就開始不停被各種手續費和中間環節蠶食它的“本價”。

因此,在逐利的這一過程中,不應把眼光盯在難保值的錢上。尤其是在降息、貶值、通貨膨脹的當下,只關注錢本身是鼠目寸光的短視行為。參與支付的企業更應該將目光聚焦在如何讓錢充分流動起來,使錢成為驅動力,去產生更多的價值。如用戶的增長、市場的拓展、業務的增多、模式的更迭等,最終完成企業的再度進化。

在這一過程中,錢充當的角色就是助推劑和轉化劑。小馬哥其實還是挺羨慕Apple Pay的。因為雖然使用方式和體驗與微信支付差不多,但其成本卻比微信支付低多了,而且很容易憑借眾多蘋果擁躉建立起生態圈,並借機逐利。

小馬哥表示,“Apple Pay其實不是第三方支付,也沒有賬戶,其實是銀行傳統Pos機刷卡的互聯網化的體現。也就是說通過進場通信改變用Pos機刷卡的過程,它等於是一個虛擬的卡放進手機裡面感應一下就行了。”

但沒辦法,微信支付已經走到了今天的這一步,明顯沒有辦法推到重來。只能是在現有的支付體系內深挖潛力,在構建出完善的生態圈之後,再去考慮逐利的後續之事。如果發展的夠好,或許就能夠免除提現手續費。

這把牌裡,銀行無疑是最大的贏家

但說到底,在支付行業摸爬滾打的第三方支付,再怎麼折騰,始終也不能打破身處支付鏈條下游,不能掌握主動權和話語權的尷尬始終存在。這是因為作為必須的資金托管方,銀行輕松占據著支付生態環的上游。無論下游怎麼折騰,銀行都巍然不動,處於一個橫豎不會輸地位。

可以說,銀行輕松一句話,就能抹殺第三方支付的所有努力及對創新的實驗。小馬哥此次就表示,“互聯網企業和銀行未來應該是魚水關系,互聯網企業的發展會幫助銀行。”只可惜襄王有夢,神女無心,作為既得利益者的銀行,肯定不會輕易變革。反而會認為第三方支付是在損害自己的利益,總是有意無意地進行打壓。

從這個角度看,若是銀行的地位不能被撬動,那麼固有格局依然會影響支付格局。要想徹底各憑本事去玩轉支付,還得看將來有沒有機會先與銀行平起平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