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废钞失败,却可能成就了史上最大的洗钱运动

亚太日报

text

作者:毛克疾

还记得莫迪的废钞令吗?

最近,印度央行(the Reserve Bank of India)公布的年度报告显示,全印银行系统回收的被废纸币共计15.28万亿卢比(约合2390亿美元),占印度央行此前估算15.44万亿卢比流通量的99%。

理论上说,高达99%的回收率可以有两种解读,但是不管哪一种解读,都证明印度废钞行动从经济和金融治理的角度上看远没有达到莫迪承诺的效果。短期效果没有达到,长期效果不明朗,如果再加上废钞带来的混乱和损失,说废钞令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技术性溃败并不为过。

然而印度政治的吊诡之处却在于,印度人民党和莫迪不仅没有成为众矢之的,反而因为废钞令而获得不少政治加分。

全民洗钱运动

2016年11月9日,在一次临时安排的电视讲话中,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宣布了一项令印度举国惊愕的政策:面额500和1000卢比纸币(约相当于50和100人民币)从即刻起停止流通,现有纸币必须在50天之内存入银行或兑换新币,否则沦为废纸。通过突然废除大额纸币现钞并严格规定换钞申报限额(25万卢比),莫迪的初衷是将市面上的黑钱、假币从经济运行中剥离出来,打击偷税、漏税、腐败、恐怖主义等严重依赖大额现金的行为。

那么,时隔不到一年,如何解释高达99%的回收率?首先,99%的回收率可以被解读为印度经济运转过程中几乎没有黑钱和地下经济的参与,几乎所有的被废现金其实都是合法现金,因此都乖乖流回了系统之中,唯一不同的就是从前使用的是旧币,而如今使用的是新币。

但是这一说法显然与印度的事实不符,因此绝对不能成立的。在废钞令颁布以前,面额500和1000卢比的纸币是印度面值最高和使用最为频繁的货币,以价值计算占到印度流通货币的86%之高。再考虑到印度70%至80%的交易以现金完成,同时现金占印度GDP的比重远高于大型经济体5%的平均值,达到12%至14%的水平。在大量使用现金的背后是猖獗的偷逃税款、嚣张的腐败寻租和繁茂的地下经济。

例如,印度政府对房地产交易征收高额税款,但却没有能力支撑起有效的监管体系,结果就是人们习惯性的约定极低的合同金额以逃避税款,实际上却用成箱的纸币按市场价格完整交易。逻辑上说,如果这种解读方法真的能成立,那么反而说明莫迪废钞令的出发点就是错的,整个废钞行动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存在。

其次,既然印度黑钱大量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那么高达99%的回收率只能说明大部分黑钱确实客观存在,但是废钞令却没有起到理想的效果,黑钱反而通过种种手段流回到银行系统,成了合法的白钱。

比起第一种说法,这种说法显然更加符合实情,但是却点出了莫迪废钞令的尴尬之处——原本想用来打击黑钱的废钞令,现在却催生了大规模的黑钱洗白行动。看来,莫迪政府显然低估了印度人民长期在残酷生存博弈中积累的智慧,和在缺乏良治环境下保卫自身利益的决心。

废钞令推出以后,“如何转化黑钱”迅速成为印度google搜索的热门关键词。在印度网络上还流行着一则《13种黑钱洗白方法谈》的“攻略”,让人领教了印度人民的狡黠与聪慧。除了常规的雇人排队换钞、预支工资、使用错期发票以外,这份攻略还介绍了很多令人大开眼界的换钞方法,比如伪装成农民利用农业优惠换钞(农民的农业收益不设25万卢比的换钞上限),利用印度铁路订票系统换钞(印度铁路系统订票仍收纳旧钞,但是退票以后找回新钞),利用寺庙捐款换钞(寺庙匿名捐款不受25万卢比的换钞限额影响)等等。

总之,通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印度百姓齐心协力,终于在50天的换钞期限之内完成了可能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全民洗钱行动。

都成了赢家?

以简单粗暴著称的废钞令震惊了世界各地的经济学家和政经评论员们,但是却没有在印度本土激发他们预想中的大规模抗议示威。废钞令颁布以后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一个季度,印度都没有出现大规模抗议示威,就连如今印度央行正式宣告废钞令技术性失败,也没有在印度百姓中掀起什么波澜。

另一方面,废钞令不仅没有令莫迪背上政治负担,印度人民党反而在废钞令之后的几场大选中横扫对手。如今即使废钞令技术性失败,印度人民党也没有惊慌失措,倒是借“无现金社会”和“数字印度”的由头完成了成功转进。

面对废钞令技术性失败的事实,印度财政部长阿伦·贾伊特里(Arun Jaitley)居然表示,没收黑钱本来就不是废钞令的主要目的,其实将低下经济和灰色经济纳入主流经济才是废钞令的主要目的。财政部长贾伊特里其实并不是“转进”第一人,莫迪在察觉废钞令可能失败之后,就改变了“罚没黑钱大家分”的论调,将废钞令的宣传重点转移到“无现金社会”和“数字印度”上。

例如,在去年推出废钞令后的首次全国讲话中,莫迪表示其政策目标就是“无现金社会”,并号召全国人民“少用现金”。在信用卡、刷卡机并不普及的印度,少用现金的潜台词就是多用电子支付,莫迪甚至直接动员老百姓学习使用APP。这样一来,印度最大移动支付和商务平台的Paytm,印度第二大支付平台MobiKwik都成了大赢家。

与此同时,莫迪领导下的印度人民党也确实并未得闲,实实在在地推动了“数字印度”大业。例如,近年来印度全国12位数字身份证(Aadhaar号码)注册人数增长快速,已经达到11.1亿,覆盖了大约99%的18岁以上印度居。此外,印度政府决定将Aadhaar号码与“印度支付界面(Bharat Interface for Money,BHIM)”相连,此后12位Aadhaar号码就能作为印度公民的万用账号进行各种转账交易,而不用再进行繁复的注册和验证。

更令人惊奇的是,作为莫迪政府旗舰项目的平民金融计划(Pradhan Mantri Jan Dhan Yojana,PMJDY)。平民金融计划从投入运行至今的三年已经有近3亿注册账户,其中农村账户约1.7亿,通过在线支付和电子金融,为印度的贫困人口提供更便捷的信贷、保险和金融服务。

当印度评论家斯瓦姆·维吉发现一位来自穷乡僻壤的文盲老农也信誓旦旦地说“废钞令的好处只有在无现金社会才能实现”,他才知道印度人民党的社会渗透能力和舆论议程设置能力有多强。由于“数字印度”推动得力,莫迪政府在“无现金社会”这个问题上获得了极强的民望和议程设置能力,因此即使废钞令遭遇了技术性失败也无关宏旨。

此外,印度百姓幸灾乐祸的心理,以及对于莫迪政府行动力的赞赏,也抵消了废钞令技术性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印度长期存在的社会不公和巨大的贫富差,很多来自印度社会底层的百姓对废钞采取了乐见其成,幸灾乐祸的态度。当富人抱怨废钞令侵犯财产、银行态度恶劣,政府胡作非为时,穷人却发现这些富人大惊小怪的现象在底层社会无非日常遭遇,只不过平时富人总有办法用金钱和特权摆平,但这一次废钞令却没有饶过富人,反而使他们也遭了罪。

到头来,不少印度穷苦百姓还加入了代人排队换钞的大军,既收获了心理快感,也获得了物质收益。这样一来,莫迪的废钞令就成了民众心目中代表正义的“天道轮回”,使他们在长期压抑后获得了“幸灾乐祸”的满足感。

虽然在印度号称打击黑钱腐败的民粹政客并不罕见,但是光说不练的多,真拿利益集团开刀的少。平民百姓见到平时趾高气昂的社会上层在莫迪的废钞令面前不得不忍受换钞之苦时,废钞令就成了“言出必行”的典范,使他们对敢作敢为的莫迪的爱戴陡然上升。

当拉胡尔·甘地领衔的国大党斥责印人党废钞惨败时,很多印度百姓的态度是“失败成功其实不太重要,至少人家印人党尝试过了,你们国大党除了反对什么都不会”。此时,莫迪巧妙地利用了民众“幸灾乐祸”和“期待改变”的心理,把废钞令塑造为彰显改革决心的信号,这也可能是莫迪即使在废钞令技术性失败之后仍可获得政治加分的原因。

长远看,废钞令会与商品与服务税(GST)改革、“数字印度”、国家计划改革等项目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仍然需要观察,但是印度在莫迪领导下加强国家经济掌控力和动员力的步子却不会停止。

短期看,虽然废钞令宣告技术性失败,但是却无妨其成为各取所需的热闹卖场——中下层老百姓收获幸灾乐祸的心理快感和替人排队的蝇头小利;富人和权贵一举完成了大额现金资产的彻底洗白;印度人民党和莫迪树立了改革威信,促进了其他议程。

那么最后究竟谁受伤了?

(来源: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