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萬流歸海引人才 不遺餘力架橋梁

text

新華社北京6月4日電特稿:萬流歸海引人才

不遺餘力架橋梁

新華社記者

以“千人計劃”和“青年千人計劃”等為代表的一批國家和地方引進海外人才戰略的實施,為海外高層次人才回國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也為增強中國國際科技競爭力補充了“大腦”。在引進海外人才的工作中,中國駐外使領館發揮了“橋頭堡”和“中轉站”的作用,為引進人才把好關、鋪好路、架好橋,有力推動引才戰略出人才、出成果、出機制。

(小標題)在人才寶庫“尋寶”

美國是世界頭號科技強國,也是最大的科研人才“寶庫”,是“千人計劃”引進高層次人才的重要來源。中國駐美使館科技參贊梅建平說,這裡的華人華僑學者和留學人員組織了許多協會,其中光美國華人生物醫藥科技協會一家,就有20人左右入選“千人計劃”。

梅建平說:“我們做的最重要的工作,一方面是向海外學者和留學人員介紹國內的需求,給他們提供更多信息;另一方面就是把他們的訴求通過有效渠道傳回國內,比如他們有時會回國搞一些考察訪問,進行一些學術交流,我們去幫他們牽線搭橋。”

梅建平說,他和同事不遺餘力地抓住各種機會在大華府地區(包括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馬利蘭州南部和弗吉尼亞州北部)進行推介,2013年僅國內有關政策和情況的大型宣講會就舉行過8次,每次參加人數都在50人以上。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第二批“千人計劃”入選者、著名生物學家鄧興旺認為,在引進海外人才的過程中,使領館牽線搭橋的作用不可或缺,因為國內有時對國外情況缺乏了解,使領館的推薦使得國內在引才過程中能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

(小標題)替人才回歸“引路”

中國駐英使館科技處的王茜說,海外引才工作一直是使館科技處的工作重點,僅過去一年中,科技處就發起、參與了“2013海外赤子北京行”、“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等多個活動,幫助多家國內機構和科技企業吸引到高層次人才。

李東升曾是空中客車公司高級技術管理層的權威專家,2008年,中國商飛公司成立,翻開了國人自主研發大型民用客機的新篇章。而“千人計劃”為歸心似箭的他提供了“快速通道”。2009年,他回國擔任了中國商飛型號總設計師助理。

像李東升這樣有志回國發展的專家學者不在少數。中國駐英使館科技處的李振興告訴記者,僅過去兩年,科技處就推薦了數十位在英專家進入“千人計劃”、“937計劃”等海外專家庫。他們與這些專家保持溝通聯繫,為他們日後回國創業、參與國家建設奠定基礎。

中石化上海海洋石油局海洋工程首席專家馮勤曾在英國多家能源公司工作,他在與使館科技處交流中表達了回國工作的意願,科技處經過考察,開始為他介紹“千人計劃”等引才政策。馮勤回憶說,正是使館為他提供了寶貴的交流機會,讓他進一步了解了國內工作環境和相關政策,也堅定了回國的決心。

(小標題)為海外學子“服務”

“服務”是一個關鍵詞。為了創造機會讓海外人才為國家“服務”,使館等駐外機構首先要用心去為海外學子們“服務”,這樣才能讓身在海外的人才感受到來自祖國的關愛。

中國駐德使館教育處的樓雲華說,教育處將吸引和凝聚在德高層次人才回國或為國服務作為工作重點,並通過網絡宣傳、組織學術交流活動以及實施國家自費留學生獎學金項目等形式,協助在德高層次人才與國內建立聯繫,幫他們回國或為國服務牽線搭橋。

最新統計顯示,目前已有超過30名留德專家學者入選國家“千人計劃”、68名青年學者入選“青年千人計劃”。

同樣是“服務”,海外學者們的聯誼組織也在發揮重要作用。全法中國科技工作者協會秘書長、巴黎第七大學生物力學博士龔篤晟說,中國駐法使館教育處創建了包括多個留法學者協會的“中國旅法留學人員聯席會”,這個服務平臺向旅法專家、學者、企業高管人員和留學生廣泛介紹國家的海外人才引進政策等,並通過“春暉計劃”等資助方案組織他們回國考察、講學和交流。

(小標題)為歸國人才“解憂”

協助解決海外人才回國的一些後顧之憂是使領館的重要任務之一。中國駐美使館科技處的禹庚說,華人學者反映比較多的一個問題是簽證問題,針對這一情況,使領館努力採取措施,為他們回國創造便利條件。

中國留日同學總會會長汪先恩說,“千人計劃”是國家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的重要途徑,但在政策執行過程中,也需注意國內用人單位與海外人才之間仍然存在的信息不暢通、供需不完全匹配等問題。

2011年入選“千人計劃”的東京理科大學教授趙新為目前在天津兩所大學有自己的實驗室,他認為“千人計劃”為海外人才回國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機會。但他同時表示,學術造假、學術官僚主義等一些不良學術氛圍也對海外優秀人才回國構成阻礙。

汪先恩說,要進一步吸引海外人才回國發展,需要健全用人單位與海外人才之間的信息交流渠道,同時通過國內兼職等更加靈活的方式,在更大範圍內吸引海外優秀人才。另外,要進一步做好對歸國人才的安置工作,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把他們真正留在國內。(完)(綜合新華社駐華盛頓記者林小春、駐倫敦記者劉石磊、駐柏林記者郭洋、駐巴黎記者張雪飛、駐東京記者劉秀玲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