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3月31日发表了题为《史上最差航母盘点》的文章。
建造航母是桩难事。当今世界许多强大的海军一开始是通过改建的方式获得航母,这种做法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是失败更多。还有一些海军通过不断试验逐渐造出航母。前不久,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水,日本则考虑把出云舰改造为航母。在这种情况下,回顾一下航母建造史上一些最糟糕的失败是值得的。
英国海军“鹰”号航母
“鹰”号航母原名“无畏”号,原始设计为战列舰,打算充实智利海军的一个作战中队,一战爆发后停工。战后,智利人再也不想要这艘战舰了,庞大的舰体派不上什么用处。英国皇家海军经过几次改造后,决定再用这艘战列舰的舰体改造一艘航母。
结果令人不是特别满意。“鹰”号的排水量为2.3万吨,航速只有24节,搭载25架飞机。无法与日本、美国的航母争锋,甚至比不上皇家海军改造的另外一些航母。1924年,“鹰”号航母入役,二战前进行过升级改造,但没有大改。
法国“贝亚恩”号航母
法国第一次建造航母很不顺利。“贝亚恩”号1927年由一艘没有完工的“诺曼底”级战列舰改造而成,它的舰体非常大,满载排水量为2.8万吨。但航速只有约21节,很难编成舰队。“贝亚恩”号配备大约40架飞机,但是,由于法国海军航空部队发展缓慢,这些飞机整体来说无法与外国舰载机竞争。法国海军打算把“贝亚恩”号当做试验,想要最终建造出专门设计的航母。但是财政紧缩使得工期延误,战争爆发后,“贝亚恩”号仍然是法国仅有的一艘航母。“贝亚恩”号携带一支特遣部队,但是从来没有出动作战。1940年5月,“贝亚恩”号载着法国的金条前往北美,本应带回作战飞机,结果还没有抵达,法国就投降了。
日本“加贺”号航母
二战日本充分了解战列舰改造航母的局限性,因此一开始打算改造“赤城”号和“天城”号这两艘舰身长、航速高的战列巡洋舰。不幸的是,“天城”号在关东大地震中损坏严重,日本人只好把没有完工的战列舰“加贺”号拿出来改造。“加贺”号并不适宜改造,它采用三段式飞行甲板,烟囱构造古怪,还有各种小毛病。上世纪30年代的改造解决了其中一些问题,但是也在损伤控制方面留下了一些严重弱点。另外,它的航速不及第一航空舰队的其余军舰。在最终的设计中,“加贺”号的排水量为3.8万吨,但航速只有28节,搭载72架飞机。
美国“突击者”号航母
美国的“突击者”号航母是美国第一艘专门设计的航母,也是美国海军接收的第四艘航母。由于由战列巡洋舰改造的“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占用了条约限定的大部分吨位数,因此美国海军希望能够用一艘小船打造出一艘令人生畏的军舰。1934年“突击者”号入役,排水量为1.4万吨,航速为29节,可以搭载76架飞机(实际上搭载的飞机数量远远不到76架)。
“突击者”号虽然能够搭载大量飞机,但都是轻型飞机。空间狭小,意味着“突击者”号无法搭载鱼雷轰炸机,进而限制了它在反舰作战中的战斗力。另外,它的适航能力也很差。
俄罗斯“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
“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最早由苏联设计建造,是苏联建造现代航母的过渡型号。在它之前的航母(基辅级)只能支持短距垂直起降战机,“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则配备滑跃甲板,能够起降常规舰载战斗机。
苏联的解体意味着该航母项目资金断裂。1983年开工,直到1995年才入役。排水量为5.8万吨,理论航速为29节,搭载约40架飞机。1996年,“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发生严重故障,一直修到1998年。隶属北方舰队。经常被派往地中海。2016年11月,“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第一次参加实战,对叙利亚反政府力量发动攻击,损失两架战机。
(来源:参考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