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第一支志愿者队伍“红马甲”: 居民一吹哨 马甲来报到

中国新闻网

text

扬州第一支志愿者队伍“红马甲”:居民一吹哨,马甲来报到。 董辉 摄

中新网扬州8月20日电 题:扬州第一支志愿者队伍“红马甲”:居民一吹哨 马甲来报到

作者 许勇 姚英来

说起扬州的志愿者团队,“红马甲”这个几乎是扬州百姓心中志愿者的代名词,可谓人人称赞,这不仅是因为“红马甲义工队”早在2006年创立伊始就成为了扬州第一支志愿者队伍,更是在15年的发展中以特有的“红马甲”标志性着装,用脚踏实地、细致入微的志愿服务,沉淀出城市文明的底色,让更多的普通市民感受到了志愿者的温暖,也汇聚起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力量。

“我们‘红马甲’如今发展得这么好,最重要的还是有党组织的领导,有咱们党员作出表率。社团不仅有了组织和发展方向,更有带头示范做榜样,大家都能学着做、跟着干,每天都特别有干劲。”面对如今“红马甲”蒸蒸日上的志愿服务发展势头,双桥街道卜桥社区退休大妈王培华作为社团创始人常常是会心一笑。

由个体服务到社团管理 “草根”抱团升级组织化团队

2006年,红马甲义工队成立伊始仅仅是依靠退休大妈王培华和11个老姐妹组织起来的“草根”队伍,义工队的成员先前在王培华的带领下打腰鼓、跳跳舞,同时也慢慢开始随时随地捡垃圾、除杂草、刷牛皮癣,维护市容环境。有了义工队,大家的服务精神高涨,一块抹布、一双筷子、一把铲子、一个垃圾袋成了每个“红马甲”身上的“四件宝”。

满满一腔热情做起志愿服务也需要有组织的管理和系统化地指导。2008年,红马甲义工队成立了党支部,党员的加入为所有成员树立了新标杆,也指明了新方向,义工队的服务内容由怀揣着“四件宝”维护环境卫生,逐渐扩大到参加维护交通秩序、关心弱势群体、调处邻里矛盾、免费牵线做媒、义务巡逻等诸多志愿服务。

服务的多元化拓宽了义工队的思路,而每个“红马甲”也在社团的组织和党员的带领下,对服务的内容不断细化。大家从一个楼栋、一条道路、一片绿化做起,发动党员的力量,投身文明城市建设的浪潮中来。“红马甲”支部党员还自发组建念香苑小区自管会,主动认领了小区4栋楼、4条道路、3块绿化,开展长期保洁维护活动;同时还创建了“文明劝导”“和事佬”“法治宣传”“金媒婚介”“慈善助困”五大特色党小组,并组建了若干个志愿者小分队,架起党组织与群众的“连心桥”。

近年来,“红马甲义工队”收获了“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全国志愿者服务示范单位”等诸多殊荣,以党建为引领的“红马甲”们,从零散的草根个体凝聚成具有强大社会影响力的社团党建团队,已成为扬州志愿服务的代表之一,也成为了城市中流动的文明风景线。

“红马甲”对社区内的困难群众给予慰问和关怀。 董辉 摄

由零散单治到常态共治 构建网格“家”,共治共兴靠“马甲”

“穿上红马甲就有一种责任感,总觉得要做点事。”凭借着这样一份责任心,王培华和“红马甲”们一直活跃在街道社区的方方面面,社区里的老百姓遇到事情想到的就像现今“红马甲”的宣传语一样--“居民一吹哨,马甲来报到”。

“走在社区里不管到哪,都能想起咱身边有‘红马甲’,有啥难事会想着找他们帮一把,有啥好事了也会想着是不是他们帮咱做的。”卜桥社区的李大妈笑着说,社区就像个大家庭,而串联起这个大家庭中每个人关系的就是奔走着的“红马甲”了:想跳舞娱乐的时候,腰鼓队、晨练队一声吆喝大家齐欢乐;邻里间有了矛盾的时候,“和事佬”工作室一出马,摆上圆桌来调和;家里有婚嫁需求的时候,“金媒婚介”来牵线搭桥续上一段美好姻缘。“生活在‘红马甲’周围,让我们很有归属感,小家的事能帮忙,大家的事也能有着落,到哪都感觉很亲切,心里很踏实。”

“实打实的为大家做些事,让居民们舞起来、动起来,让邻里矛盾也能不过夜就翻片,让越来越多的适龄青年找到自己的另一半,让更多的人爱护我们的社区和城市像自己家一样,这是才是我们想看到的社区大家庭。”王培华说,如今在社区中,每个“红马甲”都承担着一份“大家庭”的责任,居民有了依靠,志愿者们也乐在其中,社区“网格化”管理现在都已经进化到“微格化”了。

“红马甲”在哪里,爱就在哪里;红马甲走到哪里,就将文明风尚传递到哪里。他们在服务实践中生动诠释出坚持党建引领社团、积极探索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供给”为支撑的活动党小组设置模式的优越性,也让“家园一体化”概念深植到了党员和群众的心里。

从自我供给到综合保障 强援来帮忙,“红盟”进驻“红马甲”

15年来,“红马甲”的志愿服务累计已经超过了10000小时,在点滴积累中,红马甲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但同时也遇到了资源、服务、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制约和困境。2018年,党建红盟的力量进入了社区,也走进了“红马甲义工队”。在红盟的带动下,社团快速突破了发展瓶颈,“红马甲”党支部的党建服务也得到了质的提升。

2018年,“红盟心连心,党员献爱心”爱心送餐项目正式启动,设立的“环卫爱心驿站”,不仅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茶水、临时休息、防暑药品等服务,同时还为卜桥辖区8户低保、空巢、残疾人家庭提供爱心送餐服务,帮助他们改善伙食。

有红盟的强援相助,“红马甲”们的志愿服务干劲也足了,为更好地帮助社区居民排忧解难、扶危济困,“红马甲”们还通过捡拾垃圾、废品回收变卖、义演募捐等多方途径筹集善款,成立了慈善基金会,在善款金额很快就突破了10万元的同时,更是在文艺义演中探索出了一条文艺普法的路径。

逢年过节,“红马甲”们都会以各种形式对社区内的困难群众给予慰问和关怀,先后与30多个困难家庭和个人结成帮扶对子,帮助这些遭遇不幸的家庭重燃了生活的希望。念香苑的郭大妈一直是低保户,女儿也有智力残疾,当过年前她不仅拿到了“红马甲”的慰问金,还看到志愿者们又拎油又扛米来到家里探望时,郭大妈喜极而泣:“年好过了,来年也有希望。多亏了‘红马甲’,谢谢你们!”

“志愿服务也需要创造力,我们这些热心人汇聚在一起,就是要想出好主意,帮忙做好事,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文明带给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王培华说,原本义工队都是自己想着法子帮助人,现在有了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义工队有了更大的能力去做更多的事,可以为有需要的老百姓提供更为全面的帮助,“红马甲”们只有把志愿服务做的更好才对的起身上这件红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