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李太允接受记者采访。 李爱平 摄
中新网乌兰浩特9月4日电 题:去韩国“串门”的内蒙古朝鲜族民众
中新网记者李爱平
“我们这里的村民去韩国就像‘串门’一般。”
9月4日,57岁的李太允对中新网记者表示,“因为语言相近,村里不少人都有过在韩国务工经商的经历。”
李太允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古城村的村民,他告诉记者,“在这个以朝鲜族为主的村庄中,全村共147户400余口人,如今只有60多人留在村中,一些年轻的村民都到韩国务工经商。”
“这些去韩国的村民大都从事餐饮、建筑、敬老院等相关工作,每月收入不菲,个别村民甚至在当地长期居住下来。”李太允透露说。
对于村民到韩国务工经商的原因,李太允认为,“最主要是语言相近,这些村民去韩国没有生疏感,很快就能适应。”
“也有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朝鲜族村民选择到韩国一些城市去上班。”李太允表示,“在长期的务工生涯中,甚至一些年轻女孩嫁到了韩国,在当地定居。”“我们村中就有这样的例子。”
许忠峰是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三合村的党支部书记,他告诉记者,“随着当地的经济逐渐好转,现在也有许多在韩国打工的朝鲜族村民选择回乡创业。”
“这些回乡创业的村民大都选择了在旅游方面做文章,这些村民试图把在韩国学到的先进理念用到经营上,以此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许忠峰这样说道。
在许忠峰看来,“这些村民在韩国务工多年,学会了韩国人认真细致、懂市场的优点,是农村推动乡村振兴的人才。”
“这几年,从韩国来这里进行文化交流、探亲访友的人也很不少。”乌兰浩特水利局局长许忠敬透露说,“自己也是一名朝鲜族,经常会见到从韩国来乌兰浩特的亲友、嘉宾。”
“几年前,我曾接待过一名从韩国来乌兰浩特的远方大姐,这位大姐对于内蒙古的羊肉、蒙古包、那达慕充满了无限神往。”许忠敬说,随着中韩两国的各方交流不断“加密”,相信会有更多的韩国人来乌兰浩特“串门”,来这里见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当地诸多民众表示,如今的乌兰浩特,一定会让包括韩国游客在内的更多外国友人喜欢、欣赏,并乐于到此领略美丽的风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