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端午的景觀與滋味

text

新華社廣州5月31日電

題:廣東端午的景觀與滋味

新華社記者陳寂

賴雨晨

31日,農曆五月初三。廣州車陂涌,“群龍”聚首,一場龍舟嘉年華於熱浪中開場。

車陂村是廣州市天河區的第一大村。每年五月初三,是車陂作為東道“招景”的日子,廣州各街村的上百條龍舟要應邀來“應景”遊龍。

“我們村志記載,車陂第一次擺‘龍船景’是1864年,今年剛好是150歲生日。”村裏有名的龍舟迷郝善楚帶著自豪說,“車陂涌河面寬40米、直道600米、直通珠江,條件好,所以龍船景也是全廣州最大的!”

龍船來應景,必“三進三退”。在河涌裏劃上三個來回的傳統規則,較量的不是速度,而是鬥“靚”。“龍舟競速叫‘鬥龍’,這個叫‘遊龍’,是表演。”

郝善楚說,鬥靚鬥的是服裝和船飾,但不論勝負,關鍵就是要熱鬧。

廣東傳統龍舟長可達40米,槳手多達六七十人。遊龍時還有個特殊崗位叫“炮竹哥”,他們手挑一根長棍,遠端綁著盛滿炮竹的鋼絲籃,引火後高高舉向江心,火光和煙霧應聲而起、大壯聲勢。紅紙碎屑隨風飄灑在“扒仔”(槳手)鮮亮的衣服上、斗笠上、草帽上,甚至是岸邊觀眾的身上,更添一抹喜慶的色彩。

炮竹聲加上鑼聲鼓聲,60多名“扒仔”邊蹬邊劃,一艘龍舟便在平靜水面上震蕩起浪,抖擻出遊龍出海的驍勇神態。

龍舟兩兩相會相親近,“打頭旗”的人最是操心。龍頭撞了不吉利,旗手雖立於龍舟最窄處,要靠腳趾夾牢船體平衡自己,又須不時揮旗示意對方船避讓,危急時刻,還得及時順著龍頸的關節,把龍頭抬起。

日漸正午,江水漸漲,應景的龍舟漸多漸壯觀。河涌裏的長龍不僅已是首尾相接,甚至可多達六七條並列。炮竹聲震耳欲聾,岸上的觀眾得附在耳邊大聲吼叫才聽得見彼此說話。

作為主辦村,車陂村村民除了欣賞盛景,也要遵循接迎外村龍舟的禮節。

車陂公園成了這樣一個接待處。本村的老龍舟,出動迎賓,老人家將兄弟村村民從龍船上請上岸,到公園裏喝杯茶,吃口龍舟餅。划船的外村隊伍上岸進門,先遞上之前收到的“飛柬”,車陂村再回以“謝柬”,對到訪致謝。

天河區前進街蓮溪社區的龍舟經半小時水道,到達車陂,這也是他們今天應景的第一站。60多人的隊伍,最小的才15歲,最大的已至古稀——在珠三角的臨水村莊,龍舟是伴隨男人一生的愛好。

67歲的隊伍指揮石玉棠告訴記者,這天正好放假,村裏多派了些年輕人來應景,讓他們“參加參加,感受感受”。一天裏蓮溪的這條龍舟要去6個不同的村莊應景。端午節前後,他們總共要應40個“飛柬”。有的村子,“三進三退”,再喝完茶吃完餅,便可離去;同姓的、表親的村子,則一定要吃頓龍舟飯才能走。

龍舟飯是傳統端午節裏的開門村宴。車陂村十多個氏族祠堂,這些天都擺桌設宴,門口貼上豪放的告示:“歡迎各村兄弟光臨!”

本是為龍舟“得勝還埠”而“廣招親朋宴飲”的龍舟飯,演變成一種熱熱鬧鬧的大眾宴席。原來是各家各戶借來炊具、碟碗,村民中的民間大廚各顯身手的村宴,現在也交給包辦宴席的餐廳打理。但菜單裏還是粵菜裏傳統的魚蝦雞鴨,開支也仍是由村裏工廠、生意人、銀行和普通村民贊助,食客中還有自帶紅包在祠堂門口捐贈入場的。

剛剛從香港趕來的梁鴻添,正在晴川蘇公祠裏忙著招呼身邊的人。這個祠堂里正在準備的龍舟飯,恰好也是他的一次同學大聚會,他見到了很多幾十年未見的同窗。

和梁鴻添一起在1969年進入車陂八年制學校學習的同學們,這一天在整個祠堂擺出的65桌裏坐滿了十餘桌。祠堂所在,就是學校的舊址,梁鴻添能清楚地指出當年教室的位置。同學們一起度過了5年小學和3年初中,再往後的人生各奔天涯,梁鴻添早已在香港打拼多年,舉家居港。

“年紀大了,很想這些幾十年沒見的同學,還有小時候讀書的地方。”梁鴻添說,“龍舟景和龍舟飯,就像過年一樣,把家人都聚在一起,把珠三角的村民都聚集在一起,每個人都很開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