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中的大馬士革

APD NEWS

text

大馬士革夜晚清冷的街道。 新華社記者覃海石攝。

阿拉伯人中流傳著這樣一個諺語:“人間若有天堂,大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天空,大馬士革必與之齊名。

人間的天堂,神祇的恩賜,如今的衝突“風暴眼。敘利亞,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燎原的戰火燃遍城北卡松山內外。大馬士革,左手浮華,右手血淚。

在東門市場賣大馬士革刀的約瑟夫只有聽到炮火聲才能安然入眠;在一家小巷咖啡館打工的穆罕默德最想賺夠出國留學的學費;在哈米迪亞市場擺攤賣沙姆玫瑰的艾哈邁德最怕無人問津的鮮花枯萎凋零。

在來往眾人淡漠的目光中,一位黑紗婦女在老城的“禮拜者之門廣場上悲哀地乞討,走近了才聽見她哭訴,孩子在去年動蕩遊行的時候被武裝分子拐走,至今下落不明。有關反對派武裝麾下兒童的報道不時見諸報端,只能祈禱那些死於戰火的未成年人中沒有她日思夜想的那一個。陽光照著她佈滿淚痕的臉,嘶啞的哭喊聲淹沒在車流與炮火聲中。

記者不禁念起,斯利傑市場的大餅店裏,輟學的艾哈邁德是不是還嫺熟地烤著大餅?伍麥葉清真寺旁,裹著頭巾的哈立德是否還能得到晚飯的施捨?經常停電的古拉咖啡館裏,拉德在阿勒頗的家人是否還有儲備的口糧?大馬士革農村省的烈士小學裏,小難民尤尼斯的治病錢是不是還沒有著落?

乘車穿梭在大馬士革4000年曆史的投影中,揪心地看著一雙雙陌生的眼睛透著默然抑或友好的目光,經過老城,經過廢墟,經過埋葬動蕩死者屍體的坑冢,經過示威衝突的廣場中央。噴泉依舊,綠草依然,爆炸聲卻不時碾過人們飽經風霜的內心。

中東變革的巨浪以無可逆轉之勢吞噬著千年的文明,八月的烈日遮不住刀光劍影的肅殺,待到曲終人散之時,曾經的天堂將重蹈誰的覆轍?是過渡進程顛簸的埃及,還是動蕩內耗難弭的也門?是恐怖襲擊氾濫的伊拉克,還是面臨分裂危機的利比亞?輕問一句,答案消失在卡松山迷茫的山色裏。

黃昏時分,聽著清真寺響起的禱告,看著夕陽在宣禮塔上漸漸剝離一層柔曼的輪廓。當明天太陽升起的時候,廣場旁的小孩會去哪裏?當坑冢的上方建起嶄新的建築,逝去的靈魂會不會安息?

想起和一位名叫費薩勒的老者的對話。動蕩之後,白髮蒼蒼的他放棄投奔沙特親戚的機會而選擇留下。記者問:“如果你再選一次,會不會留在大馬士革?他答:“會。“為什么?“因為大馬士革在,我就在,明天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