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記者齊湘輝 趙博)“未來35年,除了改革開放這個引擎之外,香港人又多了一個引擎,那就是‘一帶一路’。”
這是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面對“一帶一路”這一難得歷史機遇發出的肺腑之言。他在香港電臺發表《香港家書》,撫今思昔,將“一帶一路”戰略機遇比作當年的改革開放,勉勵香港各界人士把握“一帶一路”時機,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使得下一代有更大的舞臺、更好的發展機會和更高的收入。
“‘一帶一路’很多項目都大到足以支撐一個企業老闆百年歸老。”在結束了對“一帶一路”沿線部分國家的考察後,香港全港各區工商聯會長、香港比富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主席李鋈麟對“一帶一路”戰略為企業帶來的盈利前景十分看好。
作為一名征戰商場多年的“老兵”,李鋈麟敏感地嗅到撲面而來的商機。“‘一帶一路’戰略對香港來說是難得的機遇,香港可以發揮自身優勢,當好內地與各國的橋梁,扮演‘超級聯繫人’角色,帶動香港經濟轉型升級再次騰飛。”
2013年,中國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涵蓋亞洲、歐洲及非洲60多個國家,涉及63%的全球人口、35%的全球貿易,受到全世界的密切關注,在香港業界也引起了熱烈討論。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今年5月在香港出席“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時表示,中央政府在制定“十三五”規劃綱要和設計“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時,均把支持香港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作為重要的政策取向。香港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具備區位、先發、服務業專業化和人文等四個獨特優勢,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張德江更明確提出,中央政府將支持香港在四個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包括:打造綜合服務平臺;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和“一帶一路”投融資平臺建設;促進“一帶一路”沿線民心相通;深化與內地合作,共同開闢“一帶一路”市場。
“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在設計‘一帶一路’重大戰略時,考慮到了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郭萬達接受記者採訪表示,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香港能夠發揮“超級聯繫人”作用,提供包括金融、貿易、物流等方面在內的綜合服務,尤其在集融資領域、法律文化等方面具有特別專長,可以在人民幣業務、幫助化解對外投資中的法律風險等方面大展身手。
香港各界對參與“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抱有極高的期望。香港是個外向型的細小經濟體,外界經濟環境極易對其產生影響,而“一帶一路”正好為其轉型升級、向上突破提供新的發展契機。
香港“一帶一路”國際研究院副院長、特區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認為,“一帶一路”不是一個空洞的口號,而是一個可以預見的偉大機遇,能為中國在經濟及國力上帶來翻天覆地的轉變。她指出,香港擁有熟悉中西文化、運用雙語工作的法律人才,能夠為“一帶一路”的糾紛解決提供一個全面的法律服務環境。香港應把握本身的優勢及契機,力爭成為“一帶一路”倡議中重要紛爭解決的平臺。
“國家所需,香港所長。”面對歷史性的機遇,一貫嗅覺靈敏的香港工商界已經有所行動。今年4月以來,香港多個主要工商組織頻頻出訪考察哈薩克斯坦、伊朗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了解各地的經營環境,尋找港商的新機遇。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李秀恒結束對中亞國家的訪問後興奮地發現,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對港商到當地投資十分歡迎。當地不僅擁有相對廉價的勞動力、豐富的資源,而且還有免稅優惠,值得香港的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考慮到當地投資。
“香港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佔據極佳的地利優勢。”李鋈麟指出,香港背靠祖國內地,同“一帶”有關的內地省份有密切聯繫,香港的人才、資金、技術可以沿著“一帶”,從中國走向西亞,直達歐洲;另外,香港地處南海之濱,毗鄰正在建設中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人才、資金、技術同樣可以沿著“一路”,抵達東南亞,直通大洋洲、南亞及非洲。
實際上,香港不少企業家早已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深耕多年。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家族在“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國家之一——越南經商近46年。在他眼裏,“一帶一路”沿線不少國家是“資源豐富的寶地”,還有更多商機在等待有心人挖掘。“香港和內地企業可以攜手成為共同的投資者和營運者,一同打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從沙漠到海洋,從東亞到南亞,從“絲綢之路”塞上江南到“海上絲綢之路”起源地,處處都有港人在“一帶一路”沿線辛勤耕耘的身影。這些先到者們以自己的故事詮釋著“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伴隨“一帶一路”新引擎的轟鳴,香港經濟又踏上一段新的征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