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中国智慧,中国企业正在海外走出一条阳光大道

亚太日报

text

12月15日上午,以准确把握世界变局,坚持不懈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为主题的圆桌对话正式拉开帷幕。

会议由第一财经研究院高级顾问、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政协委员杨燕青女士主持,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总经济师罗志松先生、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先生、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第一副院长梁子谦先生、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童继生先生、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方怀瑾先生、隧道股份上海城建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旋东先生出席了会议。

第一财经研究院高级顾问、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政协委员杨燕青女士在开场致辞中指出,“一带一路”是二战以来中国提出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全球的公共产品。如果总结过去、看未来,“一带一路”是一个“阳光大道”“繁荣之路”,往未来看,是“数字之路”,也是“绿色之路”。所以“一带一路”承担了中国和世界非常多的期许,也需要大家的扎实苦干,尤其需要我们企业的扎实苦干。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总经济师罗志松先生从政府角度阐述如何在企业“走出去”过程中为他们保驾护航,罗志松先生提到,在百年变局的大背景下,特别是疫情的大背景下,企业走出去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商务委作为一个主管走出去的部门,最近这两年面临了非常大的压力。商务委和国家的有关部委、上海的有关部门一直在推进,努力在疫情大背景下,确保企业走出去能走得好、走得稳。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先生从三个方面谈了近年来“一带一路”可能遇到的挑战和机遇,他认为西方大国已经开始在“一带一路”上跟我们展开正面竞争。欧洲的“全球门户计划”,美国的“B3W”计划、“印太战略”,日本、澳大利亚、印度提出的“蓝点网络计划”,目标都是抵消“一带一路”,这个挑战非常严峻。二是美元如果在未来继续通胀下去,全球以美元为基础的货币体系会有风险。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三是“一带一路”三块新的板块开始出现,“健康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这三块是“一带一路”的三个增长点,我们要加快步伐。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第一副院长梁子谦先生认为“一带一路”首先要有制度的理念自信。“一带一路”具有非常高的道德概念,它是站在道德高度上的一个概念,提倡的是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个理念是所有国家都非常赞同的。我们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一带一路”必须有一定的道德高度,在经济发展、数字、绿色和疫情的前期下考虑长期的发展。

86cc7ba7b2fd14fc81fb256a4d85792.jpg

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童继生先生表示在大变局下坚持不懈走“一带一路”,必须要认清两个挑战。一是来自于外部的挑战,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无论是从政治、经济、社会、民生,都是正面的,但是国际社会认知一分为三,一部分是跟你一样认识是正确的,第二部分是误解,第三部分更险恶的就是歪曲。二是来自自身的挑战,我们国内企业长期以来习惯于叫自力更生,自我成长,而不习惯于走出去,在“一带一路”上发展自己。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方怀瑾先生在现场讲了三个故事,通过这几个故事,得出了三个结论:第一,“一带一路”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世界提供的一个发展机遇。“一带一路”不仅关系到中国的发展,在现在这样的复杂外部挑战下,“一带一路”坚持发展,关乎国运。第二,“一带一路”造福世界。第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隧道股份上海城建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旋东先生则分享了隧道股份是如何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和应对新冠疫情和复杂的国际形势的。王旋东先生谈到新冠疫情对“走出去”企业的影响。一是市场开拓的难度比以前增加了许多。二是新冠疫情常态化以后,很多国家确实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入,但同时因为自身的社会经济问题,做了一定的属地化企业的政策性的保护,鼓励属地发展、属地就业,对我们这种“走出去”企业来说又是另外一个维度的影响。三是人员流动受到很大的阻碍。而隧道股份坚持市场化的原则,坚持属地化的原则,坚持国际化的原则,从自身做好,合作共赢,以人为本、展示企业担当,认真践行“一带一路”倡议。

本届研讨会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和上海市政协主办,在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的支持下,由上海市政协对外友好委员会,上海公共外交协会和亚太日报承办。

(来源:亚太日报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