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牧民:剖析传统牧民的艰难转型之路

央广网

text

【亚太日报综述】 转场迁徙、四季奔波,是传统哈萨克牧民一年当中的永恒话题。安置落户,发展适度规模经济,是否将成为马背上民族的终极出路?是消逝中的传统与历史,还是翻身下马、拥抱现代文明?

当现代畜牧业早已成为现代农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依然有为数不少的少数民族牧民仍在采用传统方式放牧转场,这样的牧民个体在庞大而瞬息万变的农产品市场面前愈发显得举步维艰。在今年五月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重点向农牧区、边境地区的特困人群倾斜。那么,究竟有哪些具体的举措能够帮助广大牧民实现增产增收,不再继续漂泊,政府又做了哪些积极的努力呢?

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吐尔洪乡的阔克铁热克村,记者见到一栋栋牧民安居住房排列的整整齐齐,一条条居民巷道、牧道、绿化带干净整洁,道路两旁路灯闪烁,村双语小学、幼儿园、村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完善,从今年四月起,阔克铁热克村已经有126户哈萨克族牧民在此定居,正式翻身下马、告别多年的游牧生活。

当地驻村干部、富蕴县扶贫办副主任巴腾向记者介绍,国家、自治区和富蕴县政府划拨给每户居民6.85万元,在村里为每家每户盖好了安居房,现在除了部分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之外,大部分牧民已经搬进了新家。

巴腾:“以前是土路嘛,今年搞了个柏油路,人行道也有,路灯也有,以前全是土房子,现在全是安居房。现在老百姓都搬到新家了,每家每户可以看电视了,有冰箱,洗衣机,他们家里面能洗澡。

由于吐尔洪乡靠近额尔齐斯河和可可托海景区,每年夏秋两季游客数量很多,从2010年开始,包括塔尔哈提一家在内的四户牧民在景区公路旁开办了富有民族风情的农家乐和家庭旅馆,塔尔哈提告诉我们,当时家里经济状况不好,除去乡政府补贴的2万元,自己还得向银行贷款,不过开张以后生意不错,不到三年时间便已还清贷款,并且实现了盈利。

塔尔哈提:“现在旅游的人也挺多的,现在家里每天都有客人,生意都挺好的,一年的收入能有十万多吧。

巴腾告诉记者,这四户农家乐是村中的先行试点,现在效果还不错,明年将准备继续扩大规模。

巴腾:“能干事的,我们挑中四户,里面都没有搞,看看明年效果怎么样,效果好的话呢,咱们就搞旅游嘛,慢慢大家一起开农家乐。

塔尔哈提把记者请进农家乐毡房中,屋里用上了电灯,炕上还有专门为游客准备的电热毯,而桌子上是早已为了古尔邦节而准备好各类哈萨克族传统美食,热情的女主人一边搅拌着新鲜的马奶子,一边如数家珍地介绍各类糕点。

塔尔哈提有三个儿子,除去老大帮家人照料生意之外,另外两个都在外地读大学,每年开销需要五六万,现在家里负担起来已经并无压力。每年进入冬天后,景区游客稀少,塔尔哈提一家便回到村中饲养牛羊。

除去农家乐,在村中定居的大部分牧民平日的主要生计来源分为四部分:种植粮食草料和有新疆地区特色的经济作物、饲养大尾羊和经过品种改良的新疆褐牛,通过社区合作社发展刺绣手工艺等,据巴腾介绍,在吐尔洪乡当地种植黑加仑不仅适宜生长,而且更具比较效益。

巴腾:“他们种的黑加仑,现在总共650亩,我们明年在扩大500亩,黑加仑特色种植的话每亩产量300公斤,最好的时候500公斤,一亩地是最少1万5千块钱,成本少得很,除了浇水,其他几乎啥(成本)都没有。

巴腾告诉我们,今年牧民刚刚定居下来,预计人均纯收入能达到6000元每年,在两年后将有望突破人均一万元每年,而由单纯放牧转为农、牧、商三合一的另一大好处则在于让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不再为转场迁徙所束缚,一年中能够有时间外出打工。

巴腾:“他们到外面主要是到县城去打工,给老板盖房子的,搞水利建设的,搞滴灌,种石葵的,他们打工大概两三万块钱(每年)。

在采访的最后,塔尔哈提的妻子用哈萨克语为我们深情献唱了一首《母亲》,而这位三个孩子的母亲也有理由相信,受过高等教育的两个儿子在未来将过上比父辈更踏实、安定的生活。

也许,在大多数人对科技进步和现代文明带来的种种便利早已习以为常之的今天,仍在马背上漂泊不定、逐水草而居的牧民不该也不能被时代忘记,李克强总理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曾特别强调,就业是新疆最大的民生问题,而民生牵着民心。翻身下马、安置定居只是第一步,如何帮助牧民通过扩大生产和增加就业来实现扶贫增收将是各级地方政府接下来要面对的具体工作,而要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终极目标,我们依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