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6月15日電
哈爾濱:百年“音樂之都”演繹街頭浪漫盛夏
新華社記者
王君寶
如果說冬天的哈爾濱是個冰雪的童話世界,那麼盛夏時節她則展現出獨一無二的浪漫風情。街頭巷尾、百姓生活,無處不在的管弦之音,描繪出百年“音樂之都”別致的盛夏魅力。
在這座中國最北的省會城市,漫長的冬季讓音樂家們憋得太久。五月一到,哈爾濱城就像上緊發條的音樂盒一下子打開,大街上、巷弄裏總會不經意間飄來動聽的旋律,即便是江岸樹叢中,也有著“哆來咪”的妙音。
這其中,尤屬百年老街——中央大街最為突出。每過百餘米,不同的音樂旋律便會飄入人們耳中。這邊,幾名提琴手在臨時搭建的舞臺上,傾情演繹,那一邊吉他手頭戴牛仔帽,與女歌者一同奉獻給路人美國鄉村音樂。來往的人群和交織的音符組成中央大街最基本的夏日符號。
夏日黃昏,馬麗萍總愛攜著丈夫散步到中央大街,來到猶太人開斯普建造的馬迭爾賓館前。賓館二樓陽臺上,來自菲律賓的音樂家正在彈唱中國著名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沒領略過“夜上海”風情的人們,在這裡也可感知一二。數百名觀眾駐足街路中央,或是拍照或是抬頭聆聽。
“我總願意飯後和家人來聽一聽,這是哈爾濱人的財富,養心養性。”像馬麗萍這樣將音樂作為生活必需品的市民,並不在少數。
這條修建於1900年的老街,是中東鐵路帶給哈爾濱的禮物。20世紀初工商業迅速崛起,先後讓30餘個國家的10多萬僑民聚集於此,音樂、建築、飲食,一夜之間,西方數百年文化精髓紮在了這條1.5公里長的石塊路上。中國最早期的交響樂團也於1908年在此成立,踏出了百年“音樂之都”的第一步。
一個世紀過去,磚瓦與旋律猶在。暮色降臨,中央大街兩旁儘是文藝復興的建築典範,抬頭是圓柱、天使、小洋蓬,低頭便是窗欞下、巷弄中傳來的動人旋律。如今,這裡依舊是這座城市人們休閒購物的最佳去處,每日約40萬的客流量最能說明問題,剛剛過去的端午節,更是有超過100萬的遊人在這裡徹夜未眠。
街角手風琴搖曳,音符纏繞在拜佔庭式的雕花小窗前,讓人誤以為置身地球另一端的維也納。如果說維也納是音樂家們的殿堂,那麼哈爾濱便將音樂融入百姓生活,讓藝術成為這裡的一種生活方式。
中央大街熙攘的人群中,59歲的甲繼海身著魚皮服飾,佩戴獵刀飾物,和著音樂一邊扭動身體一邊敲擊手中的樂鼓,幾位圍觀群眾也不自覺地跟著舞動起來。“這是我們的四重奏樂團,每週我們都要演出好幾場,完全是自發的。”
從成立交響樂團起,音樂和歐式風情便成為哈爾濱最鮮明的城市氣質。1931中國著名作家朱自清來到這裡時這樣說道:“他們的外國化是生活自然的趨勢,而不是奢侈的裝飾,一個生客到此,能領受著多少異域的風味而不感著窒息似的。”
中國·哈爾濱之夏音樂會,歷經半個世紀,成為中國“三大音樂會”之一;每19戶家庭便擁有一架鋼琴,連老年大學的音樂課堂都是一座難求……哈爾濱用深埋於城市風骨的音樂文化,在2010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音樂之都”美譽。
在東方儒學文化腹地、歐洲風情的亞洲驛站,哈爾濱用音樂、建築和文化包容,演繹出最能代表中西合璧的動人旋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