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閩西北美麗鄉村

text

新華社福州7月19日電題:探訪閩西北美麗鄉村

新華社記者蘇傑

王成

由福建邵武市區向西南而行,狹窄的盤山公路蜿蜒曲折,一路上山巒層疊、谷深幽長。行至海拔750米左右,山霧褪去,豁然開朗,就踏進了“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桂林鄉。

距邵武市區62公里的桂林鄉位於武夷山南麓,是國家級生態鄉,自然環境優美。2013年9月,位於桂林鄉的福建高校寫生基地正式啟用,迄今已接待了數萬人次前來寫生、采風和社會實踐的省內外高校師生。

記者日前到達時,最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條水流潺潺的小溪。鄉長劉月明率領40多名鄉幹部,加上部分村民,正在河道裏清理淤泥。他告訴記者,近期桂林下了大雨,有些泥石被衝入溪裏,所以要清理河道。

村民過去圖方便,都把河道當作天然“垃圾場”,後來經過規劃、整治、建設,原本的“臭水溝”搖身一變,一溪清水還養上了成群的錦鯉,得名鯉魚溪,成為了桂林鄉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劉月明介紹說,近年來桂林鄉作為“美麗鄉村”建設試點,鄉幹部帶頭,村民也紛紛行動起來,把村道院落、房前屋後收拾整理得乾乾淨淨。

“以前垃圾都是隨地亂扔,生活廢水也臨街傾倒”,桂林村村民危國華說:“後來鄉幹部、村幹部每天帶頭清理街面上的垃圾,我們也不好意思亂扔了,慢慢養成了保護環境的意識”。

行走在桂林中心村的主街道上,兩邊的民房清一色地安裝了鋁合金門窗,統一了外墻水泥漆色調和門前綠化,架設起了新式路燈,房前屋後整潔如新,紙屑垃圾不見蹤影。

“遊武夷山,住小桂林”,這是山東青島一所學校在微信平臺上發佈的宣傳口號。憑藉橫坑古村、桂林殳山等基地資源,以及管理、後勤保障服務,桂林鄉目前已經與包括廈門大學、福州大學等在內的省內外40餘所高校建立合作關係,成為遠近聞名的高校寫生基地。

今年五月,福建師範大學油畫係研究生尹超,在導師的帶領下,與同學們一道到桂林寫生基地寫生半個月。7月16日,她又從湖南老家帶著家人和學姐學妹近30人來到桂林寫生體驗。她對桂林印象特別好:“桂林這個地方,古建築,原生態,民風純,是一個特別適合於繪畫創作的地方,很能激發創作靈感。”尹超計劃專門辦一個以桂林山水為主題的個人油畫展。

作為寫生基地,桂林鄉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資源:以“綠”為元素的原始森林般的殳山,以“古”為元素的橫坑古村、惠林老村、桂林老街,以“紅”為元素的餘山老區村、上嵐老區村……寫生基地四季如畫,深受寫生作畫者的喜愛。

劉月明說,通過對老舊學校進行改造等,桂林鄉已形成一千張床位的接待能力。今年上半年已經接待學生、遊客4萬多人次,全年預計可接待10萬人次。

桂林鄉雖地處深山,但武夷山機場、向莆鐵路泰寧站離此地不遠,交通便利。劉鄉長說,除了寫生基地,今後桂林還要打造攝影、學生實踐、農業觀光等基地。

目前在桂林鄉的8個行政村中,有4個已經開發成為寫生基地,另外4個則發展種養業,為基地提供配套服務。

高校寫生基地的迅速發育,極大地帶動了桂林鄉吃、住、行、遊、娛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劉月明算了一筆賬,“每人每天基本消費150元左右,單是這一筆,對桂林鄉和當地村民來說是多大的一筆收入啊!”

“學生、遊客多的時候,一晚上賣刨冰、燒烤、奶茶等最多可賣3000元”,桂林村村民黃春應說。看著本村的寫生基地日臻成熟,人流量不斷增加,他拒絕了外地農資公司月薪6000元的邀約。

劉月明說,家鄉面貌煥然一新,讓越來越多在外務工的本地人選擇回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