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早餐店裏的臺味青春

text

新華社上海7月4日電(記者許曉青、查文曄)初夏的午後,藍天、白雲、微風,36歲的台灣青年朱昱成推了推鼻樑上的墨鏡。電話鈴聲響起,又是訂餐的客人打來的。“好的。10分鐘,馬上到!”他一邊麻利地回答著,一邊記下地址,隨即提著奶茶和蛋餅,發動電動車疾馳而去。

朱昱成在上海市中心浦西香格里拉酒店和嘉里中心腳下,開了一家名叫“烘蛋森林”的小店。店面不到10平米,擠著5桌客人,三個店員忙裏忙外,轉身時要互道一聲“你好,請小心”。

一塊燒紅的鐵板,兩把輕巧的小叉子,雞蛋、麵粉、洋蔥、香腸加上各色果蔬,不到5分鐘,店裏的招牌“烘蛋吐司”就出爐了。兩年時間,從無到有,朱昱成和合夥人們一起賣各種臺式早餐,比如蛋餅、漢堡、鐵板面……小本生意居然已經開出三家店面。

上海是大陸最大的城市,常住人口已突破2400萬,超過台灣地區人口總數。茫茫人海中,如朱昱成這樣的青年臺商越來越多。與第一代臺商不盡相同,他們抵滬時未必帶著雄厚的資金,更多的是三五合夥,從開小而美的店舖入手,起早貪黑,靠雙手創業。

高職畢業後,朱昱成原本在台北做過保險、旅行仲介、快餐等行當,直到兩年前有朋友告訴他,上海有個合適的店面,他“想也沒多想就來了”。

抵滬之初,朱昱成根據自己的“台北經驗”,判斷大都市裏的青年男女幾乎都不吃早餐,即使吃品質也很差。如何讓他們愛吃和吃到所喜愛的早餐,就是商機。他決心早一點起床做早餐生意。

“烘蛋森林”的第一家店開在凱旋路某輕軌站附近,但起初生意並不好。朱昱成開始反思,細心觀察周圍年輕人搭乘地鐵的習慣,發現上海白領的早起出門時間有規律,決定調整成每天7點開始營業,8點就開始接外賣單。

就這樣,小店生意一步步好起來,甚至開進了鬧市區,三家門店都選址在地鐵交通樞紐附近,定位是早餐、快餐,小本經營,價格不貴。店裏最便宜的主食是7元一份的奶油吐司,最貴的也不過是三種風味香腸混合而成的“總匯吐司”,一頓早餐20元不到。他說:“實惠才是競爭力。”

無論賣什么,朱昱成都覺得自己是在“賣服務”,推銷一種溫情的、小而美的臺式服務。店裏播放著華語樂壇的小清新音樂,點菜單選用台灣流行的便箋本,食材都是精挑細選,還有部分原料從台灣進口。

改造後的“烘蛋森林”很快走紅。位於市中心的富民路店沒開多久,就一傳十、十傳百,還上了電視新聞。附近LV等大牌企業的白領男女對店裏的特製奶茶和煎蛋餅情有獨鍾,令朱昱成自己都感到有點意外。

忠實的顧客中還有小學生。一個從凱旋路店一直“粉”到富民路店的小粉絲,每次來店裏點餐,都會把自己心愛的卡通彩塑公仔送給朱昱成。一來二去,小店變成了一個收藏動畫玩偶的展示廳。這裡最多的是“海賊王”系列公仔,其次是“灌籃高手”和“小黃人”,無意之中成了“烘蛋森林”吸引回頭客的品牌特色。

在上海,朱昱成不僅創業有成,也收穫了愛情。他做夢也沒想到,在上海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一個他在台北時並不相識的台灣女孩。今年店裏的兩對小夥伴也正在籌備婚事。朱昱成說,這是上海帶給大家的愛和緣分。

如今朱昱成和合夥人手下共有20多名來自大陸各地的員工,配備了6臺電動車在三家店送外賣。大家齊心協力,每天清晨起床,忙得不亦樂乎,有時一天可以賣出300份吐司。人手緊張時,朱昱成自己也要開車送外賣,還要下廚煎蛋餅。

雖說是早餐生意,小店的服務時間偶爾也會延長到晚間,“有時打烊回家都10點多了,通常倒頭就睡。有時也會和在上海的台灣朋友開派對,或者去按摩,忙裏偷閒。”他說。

“上海和台北有很多相似之處,也很有人情味,真的是一個可以讓夢想變現實的地方!”在靜安寺商圈鱗次櫛比的高樓中,朱昱成感慨地說。(完)